氟利昂有了“绿色”下一代
2002年11月30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汽车、空调、电冰箱等产品中都要使用“氟利昂”,近年来,“氟利昂”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制、开发它的替代产品成了各国科学家的紧迫任务。日前,从清华大学传出消息:该校研究人员研制成功了可替代传统制冷剂的THR。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朱明善教授向记者介绍说,发达国家已经于1995年底禁止生产CFC-12,发展中国家可以用到2010年。目前替代CFC-12的主要有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HFC-134a氢氟烃-134a,以德国为代表的碳氢化合物和一些过渡性的混合物制冷剂。但这些替代物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已经商业化生产的HFC-134a必须使用专用润滑油和压缩机,改造原制冷系统和生产线,而且全球变暖潜能较高;碳氢化合物不含破坏臭氧层的氯,在德国使用呼声较高,但其可燃易爆性始终是推广使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朱教授认为,现有替代物各有优缺点,用单一化合物作为替代物,无法在各方面性能上都优于原制冷剂。为了评价新的化合物和混合物,他领导的研究组建立了完整的筛选评估体系,引入模糊数学方法进行量化的比较和评价,并对筛选得到的混合物替代物进行试验验证。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经过10年努力,推出了THR系列绿色制冷剂。这些混合物制冷剂具有环境性能、安全性能、热工性能、使用性能均好的特点。其中,THR01和THR04的臭氧破坏潜能远低于CFC-12,它们可分别作为CFC-12及混合物制冷剂R502的中、近期替代物,在我国使用到2040年;THR02和THR03中不含将来要禁用的HCFC,其臭氧破坏潜能均为0,可分别作为CFC-12和CFC-134a、HCFC-22和R502的长期性替代物。此外,THR系列绿色制冷剂可直接充灌,不必改造原制冷系统和生产线,无需换制冷系统主要部件。朱教授指出,这一特点颇受制冷设备厂家的欢迎,因为采用不能直接充灌的HFC-134a来生产制冷设备,每台设备的成本要比采用CFC-12高出几百元。
据介绍,THR系列绿色制冷剂均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均获得了美国国家环保局新替代物项目“SNAP计划”的认可,这是我国自行研究开发的替代物首次得到SNAP的认可和批准。最近,THR系列绿色制冷剂又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A类国家重点环保技术。清华大学以20%的技术股形式,在去年与山东东岳化工集团公司联合组建了山东东岳清华绿色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经营THR系列绿色制冷剂,年产2000吨的一期工程已经在今年3月建成投产。
臭氧层破坏是当今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日前,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低谷现象又引起了世界关注,专家警告说,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世界屋脊上空将继地球南北两极之后,出现世界第三个臭氧空洞。研制和推广新一代的CFC和HCFC替代物,是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据悉,计划于今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第十一次大会期间,将展出来自国内外的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品及技术。
--摘自《建筑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