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京沪绿色建筑新政

2014年09月19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也是人类能源的主要消耗环境,人类大约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近年来,中国多省空气污染现象日趋严重,“PM2.5”、“雾霾”等已成为华北乃至全国公众热议的话题。据了解,建筑行业是各类污染物,尤其是空气中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北京绿建新政出台

为了顺应当前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建筑节能的预期目标定为占全市节能量目标的41%。为确保完成节能目标,北京市住建委等多部委针对2001 年出台的《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最终于2014年7月16日形成了《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于2014年7月16日由北京市住建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并于2014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上海绿建三年行动计划出台

近期,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由六部门制定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对新建建筑、新建装配式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出了具体目标。从2014 年下半年起,上海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其中,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据悉,该规定推进力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次,推广新建装配式建筑,要求各区县在工地面积总量中落实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今年不低于25%,到2016年外环以内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要进一步推广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力争三年累计完成700 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改造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0%及以上的达到400 万平方米。

对太阳能产业影响

人类获取能源方式有煤、电、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气)以及太阳能等,其中煤、电、气都为不可再生能源,在使用中排出大量有害化学气体和微颗粒,严重污染我们生存的环境,节能减排减少污染成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物中普遍广泛的强制推广利用,不仅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且还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办法》的推出更加促进了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的实施。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