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空调用旋转压缩机市场分析
2010年对于制冷行业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空调行业产销一路飙升,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空调产销量分别达到8911.30万台和8714.06万台,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空调行业的兴旺带动空调用旋转压缩机(以下简称空调压缩机)行业走向繁荣。2010年,空调行业需求的放量增长,使空调压缩机企业的产能充分释放,不但遏制了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下滑局面,而且创造了“世纪胜景”。
产销:高速发展
2010年被行业称为“政策年”、“气候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节能惠民工程三大政策,不但激活了三四级市场的潜在需求,也加快了一二级市场更新换代的速度,成为空调和空调压缩机市场旺销的主要原因。同时,2010年天公作美,中国许多地区热得早,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另外,国际市场也快速复苏,拉丁美洲、欧洲、亚洲等主要出口地区均出现高增长,以非洲为代表的新兴出口地区表现突出。
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空调压缩机产销量分别为9694.6万台和9800.7万台,2010年产销双双过亿已成定局。在取得如此优秀成绩的同时,空调压缩机行业也有着自身突出的特点。
1.高调开盘,淡季不淡。对空调压缩机行业而言,1月通常为淡季,产销量一般位于低谷。2010年却一反常态,产量为835.8万台,销量为840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29.1%和132.2%。需求反常激增,生产线工人短缺,令不少空调压缩机企业感到措手不及。事实上,如果企业准备充足,产销量仍有上升空间。
2.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生产计划不断上调。2010年,空调压缩机企业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生产状态下,生产线无节假日24小时运转,生产线调休采用轮线方式,即使这样仍无法满足需求。
3.产销全年处于高位,这也是2010年空调压缩机产销情况与往年最大的不同。首先,行业高开高走高收,年初高位开市后,各月产销量同比增长均高于往年。其次,各月产销量基本平稳,没有太大落差,基本为满产满销,各月环比相差不大。
4.各月库存均达到2005年以来最低水平。由于市场销售爆发式增长,内外销季节互补,空调压缩机行业出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局面,各月产销率均高于100%,无法形成积累,出现库存下降的趋势,使得空调压缩机库存一直在低位运行。
变频:加力提速
2010年是变频空调加力提速的一年。国家提升节能定速空调补贴门槛,大幅削减补贴额度,变频空调与定速空调的价格差距缩小,变频空调市场前景看好,国内变频空调销售突破1000万台大关。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变频空调快速上位,空调压缩机行业对于变频技术的犹豫已经不在,并在变频技术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
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研发实力不断提升,宽频技术、双模技术、无氟变频技术和节能低碳技术纷纷发力,外资品牌垄断变频技术的时代已经过去。同时,R410A制冷剂的运用,也助力变频压缩机环保性能的提高。
2010年,变频和高能效空调压缩机的销售比例迅速提升,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首先,交流变频空调压缩机的数量显著下降,同比下降57%,在变频空调压缩机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微乎其微,并仍在不断萎缩。其次,2010年,无氟变频概念兴起,国内销售的变频压缩机向R410A快速切换。产业在线数据显示,从2010年3月起,制冷剂开始迅速切换,现在空调压缩机企业生产的变频压缩机几乎全部为用于匹配R410A制冷剂的产品,使得匹配R22制冷剂的变频压缩机的单月销售比例由20%多下降为1%~2%。
空调企业产品结构的变动,也带动空调压缩机企业产品结构发生变化。由于空调压缩机企业的变频技术研发储备差异较大,出现了变频压缩机阶段性供不应求,但某些企业普通定速产品产能赋闲的局面。变频压缩机需求的突然放大,成为2010年空调压缩机市场的最大亮点。
往年已进入淡季的10月,2010年却依然热闹非凡,空调企业对变频压缩机的需求不减。2010年10月,变频压缩机销量达到166.7万台,环比增长9.5%,同比增长高达250%。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大部分空调企业将变频作为2010年的主攻市场,变频无疑将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点。
产能:快速扩张
空调压缩机行业具有供应季节性强的特性,产能响应速度关系到下游空调企业终端市场的营销成败。空调压缩机企业需要做到超额供给,否则很容易失去客户的信任,影响订单续签。2009年的萧条使得大部分空调压缩机企业没有财力和动力投资生产线,除了一些进行中的项目不得不继续,其他大部分项目均被迫暂停。而2010年需求的爆发,迫使几乎所有空调压缩机企业开始挖掘产能潜力,满足客户需求,产能利用率与2009年相比显著提高。
2010年市场销售的爆发式增长,暴露出高能效和变频压缩机产能不足的问题,这给空调压缩机企业投资扩产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在扩张空调压缩机产能的同时,变频压缩机产能的扩大成为不少企业的重头戏。
热泵:备受关注
近年来,空调压缩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下游客户集中度逐步提高,自主配套能力日渐增强,优质客户日益减少。空调压缩机企业陷入利润日趋单薄、市场开拓难的境地,急于寻找新的市场蓝海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除湿机、干衣机、制冰机、热泵热水器等空调之外的其他应用领域中,热泵热水器凭借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较强的盈利能力,备受空调压缩机企业关注。
目前,热泵热水器行业刚刚起步,发展尚不成熟。据产业在线统计,2010年,中国热泵热水器总销量为44万台,规模仅为空调的0.7%左右,但同比增长达到73%。空调压缩机企业看重的并非这区区几十万台的规模,而是数据背后年销量千万级别的热水器替代市场。
普通空调压缩机应用于热泵热水器,产品稳定性无法保证。压缩机在热泵系统中的工作条件比空调系统恶劣,需要承受较大压力,容易出现电机烧毁、制热效率低、负荷大以及泵体异常磨耗等情况,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对于空调压缩机厂来讲,直供空调压缩机给热泵热水器使用,非但无法赢得期望的收益,还会造成大量的售后问题,更对整个热泵热水器产业链的发展有弊无利。因此,空调压缩机企业不鼓励热泵热水器厂家使用普通空调压缩机,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热泵专用压缩机的研发和推广上。
2011年:众说纷纭
对于空调业2011年的走势,空调压缩机行业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空调业将大起大落,新冷冻年度空调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第二种观点认为空调业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第三种观点认为市场竞争将从要规模向要效益转变,国内空调企业将迎来新拐点。综合行业发展情况,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相对较为客观。
首先,气候变暖是大势所趋。2010年,中国及全球的大范围高温成为拉动空调销售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高温天气使得中国及全球渠道库存得到充分消耗,相信2011年开盘国内外渠道补库的热情仍将高涨。
其次,与其他白电产品不同,空调具有一户多机的特点,同时除了家庭使用,商用场所及商铺的需求也很大。
这种独特的产品特性为空调市场容量扩张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第三,国内市场的强大需求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空调制造业的全球优势地位。只有一个国家的本土需求迅速增长,才能带动空调的本地化生产,本土巨大的市场需求才能真正促进产业链的配套发展。2010年空调3972万台的出货量,一方面体现了国内市场不可估量的潜力,同时也巩固了中国制造的全球核心地位。
第四,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延续,将全面拉动中国空调市场需求。中国城市空调市场已经步入二次购买和更新换代的高潮期,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仍在二三级市场保持稳定发展。此外,在家电下乡政策的稳步推动下,农村市场已经出现“放量增长”的局面。
虽然空调压缩机行业的美好前景就在眼前,但是对于未来应保持必要的客观与冷静。目前,一些制约空调和空调压缩机行业发展的因素已有所显露。
1.2010年,在三大政策的共同推进下,空调市场需求透支。随着三大政策力度减弱和相继结束,2011年,空调和空调压缩机行业将步入紧缩性政策环境,从政策主导下的机会导向型向企业竞争策略主导下的市场导向型回归。
2.国家决心贯彻执行房地产调控新政,房市成交量已经开始下降,这将影响空调和空调压缩机的新生需求。2011年的房市走势仍是未知数。
3.在制造成本方面,原材料价格已经居于高位,但是,行业普遍认为,2011年,成本压力将比2010年更大,人工成本、产品升级衍生成本、通货膨胀等都将对制造成本构成压力。这些都可能造成空调和空调压缩机企业的制造成本上涨,产品售价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销售。
4.最近,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了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时隔3年后首度加息,而对当前通胀压力的担忧是此时加息的重要原因。这意味着,国内很多行业将受到冲击,楼市受到的影响最大,加息势必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房时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