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组稿:5-10年我国完成政府机构建筑节能改造

2004年11月15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建设部:5-10年完成政府机构建筑节能改造 新华网云南频道11月14日电(记者刘娟)建设部副部长黄卫日前在昆明召开的"国际城市可持续能源发展市长论坛"上说,我国建筑节能将以政府机构节能改造为突破口,用5年至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我国政府机构的建筑节能改造,将会对全社会将产生明显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据测算,目前政府机构公共建筑面积约为6亿平方米,占城市民用建筑面积的6.2%。如按50%的节能目标对所有政府机构进行节能改造,可节约标准煤1800万吨。 黄卫说,用5年至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我国政府机构的建筑节能改造,也将总结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经验、模式,制定出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并实行严格的公共建筑能耗考核体系和奖惩政策。"主要用市场机制推动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从而带动全国既有建筑和其它领域的节能改造。" 黄卫表示,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把建筑节能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做好建筑节能工作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已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由于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迫切需要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就建筑节能事业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管理办法等进行细化。(完) 上海住宅平均节能效率达到50% 新华网云南频道11月14日电(记者刘娟)记者日前从昆明召开的"国际城市可持续能源发展市长论坛"上了解到,近2年来,上海有800多万平方米住宅经检测平均节能效率达到50%的效果左右,住宅的质量得到提高,居住的舒适性得到明显改善,用户反映满意。 据上海市建筑节能办公室副主任王宝海介绍,在科研和实践的基础上,上海先后在"四高、四新"住宅小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以及新型墙材与建筑节能试点工程中进行了住宅建筑节能的工程试点。2002年107万平方米、2003年319万平方米,今年将超过600万平方米的新建住宅按节能标准设计和建造,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经过上海市科研、设计、施工、房产开发等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了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体系。目前,主要有外墙外保温体系、外墙内保温体系、外墙自保温体系等。 据了解,今年,上海将按照(居住或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和建造的工程有:内环线以内的住宅建设项目;申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和"市新型墙体材料与节能住宅示范工程"的住宅建设项目;低层住宅小区和一城九镇特色风貌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上海市范围内的政府投资的办公用房、商场、旅馆和由它们组成的综合楼建设项目。 2001年10月,建设部颁发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上海属于这一地区范围。上海的建筑节能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正在稳步推进,有序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完) 专家认为,2008奥运会应该提高建筑节能标准 新华网云南频道11月14日电(记者刘娟)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兴野日前在"国际城市可持续能源发展市长论坛"上表示,北京要举办2008年奥运会,要在建筑功能、环境质量、管理水平方面与国际标准接轨,在技术、经济条件能够达到的前提下应该提高建筑节能标准。 据了解,2004年6月,北京市发布了节能65%的居住建筑设计规范,从10月1日起不符合新规范的施工图不能通过设计审查。北京在全国率先实施节能65%设计标准的原因是:北京虽然普及了节能50%的设计标准,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张兴野介绍说,差距不在材料、设备、施工技术上,而是在设计标准上。北京近几年开复工建筑面积都在1亿平方米以上,这样大的建筑规模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 据悉,北京市从1991年起对新建住宅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未按节能标准设计的居住建筑不准开工。到2003年底,全市累计建成节能住宅12000万平方米,超过既有居住建筑总量的一半。其中符合节能50%的设计标准的住宅6000万平方米。建筑节能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 张兴野认为,仅节能50%的部分住宅每年可以节约采暖耗能66万吨标煤,同时大幅度地减少了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节能住宅冬季平均室温提高到18℃以上,舒适度明显改善。(完) 我国建筑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占能源总消费量27.45% 新华网云南频道11月14日电(记者刘娟)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10%,上升到2001年的27.45%。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国际城市可持续能源发展市长论坛"上了解到的。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郎四维介绍说,据2001年统计,其中采暖和空调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5%。近年来,空调负荷增长迅速,炎夏季节多数电网高峰负荷约有1/3用于空调制冷,使许多地区用电高度紧张,拉闸限电频繁。目前,我国房间空调器和单元式空调机的产量已达世界第一,而且,今后将呈继续上升的趋势。 建筑能耗是指消耗在建筑中的采暖、空调、降温、电气、照明、炊事、热水供应等所消耗的能源。据了解,近年来,中国建筑业发展迅速,每年在城市要新增8~9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建筑耗能逐年大幅度上升。(完) 专家认为,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必须控制在翻一番的水平上 新华网云南频道11月14日电(记者刘娟)在日前召开的"国际城市可持续能源发展市长论坛"上,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郎四维说,要实现我国2020年的宏伟目标,要确保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两番,能源消费增长必须要控制在翻一番的水平上。 郎四维表示,尽管我国已颁布实施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它们分别适用于北方严寒、寒冷地区,中部夏热冬冷地区和南方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由于与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接壤,加上建筑密度较稀,可以参照相邻地区实施,但是,全国建筑节能进展相当缓慢,高耗能建筑越建越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他认为,当前主要障碍是:建筑节能法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经济激励政策力度不够,组织管理机构还需落实;从节能技术与产品来说,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在设备能效标准和标识方面的工作还刚开始不久。 另外,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执行节能标准比例不高,根据预测,如果建筑节能工作进展差,到2020年建筑能耗会高达11亿吨标煤,是当前的3.1倍;如果建筑节能工作进展好,也就是说,能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5年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每年分批改造既有建筑,2010年后逐步在各地实施节能65 %、75 %标准,这样可以保持建筑能耗为7.5 亿吨标煤,为当前的2.15倍,以确保能耗增长一倍。(完) 我国初步建立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 新华网云南频道11月14日电(记者刘娟)建设部副部长黄卫日前在"国际城市可持续能源发展市长论坛"上介绍说,1992年以来,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从墙体材料革新为切入点得到逐步推进。十多年来,已经初步建立起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 据了解,1992年以来,国家制定了包括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和相关政策规章,组织建筑节能技术攻关,初步形成了建筑节能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建设节能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工作环境舒适度的要求相应提高,采暖和空调制冷的区域不断扩大,农村秸秆和薪柴使用量的逐渐减少,煤、电和燃气等能源消耗逐渐增加,建筑能耗的总量和占能源消耗总量比例都逐年提高。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建筑能耗在中国社会终端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步提高到35%左右,建筑将超越工业等其他行业成为能耗的首位,建筑节能将成为提高全社会能源使用效率的首要方面。建筑能耗的持续增长与能源资源增长的不适应将愈益显现。因此,"迫切需要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努力提高节能水平。"黄卫说。(完) 信息来源:新华网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