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共唱“健康与节能”
有人说,2005年3月1日,将是空调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空调能效标准将在这天开始实施,也许行业洗牌将就此开始———2005年上市的产品是“合格就好”,还是“越节能越火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市场策略将决定企业在2005年的命运。让2005空调市场充满变数的还不止于此,变频空调标准的制定也在酝酿之中。而在海外市场,柜机、壁挂机、窗机及移动空调产品销量的此销彼涨,技术发展趋势的变化,这一切让企业的决定颇显得有些赌博的意味。
2005年3月1日,国家空调能效等级标准及能效标识管理办法正式强制实施,这除了意味着空调行业的大事记上又多了一个标志之外,还意味着2005冷冻年度的空调市场,会将“节能进行到底”。这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2003年空调业的“后非典时代”,“健康”是惟一主题。
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面,大家殊途同归。我们看到了“双枪”的海尔、“双剑”的格力、“双锤”的美的、“双钩”的LG……忽然发现,如今的空调业最尊崇的座右铭该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美的: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
美的空调绝对可以称得上是2005年变化最大的品牌———渠道架构、产品策略、技术研发以及人事更替都大刀阔斧。在2004年冷冻年度结束的时候,美的对外宣称,在美的武汉工业基地投入运转之后,美的空调将在2005年达到1000万台的销售目标。针对此目标,美的提出,将在2005年保持大中城市市场份额的同时,重点开拓三四级市场。为此,美的空调调整了全国的渠道架构,成立了5大销售公司。
与此同时,美的在2004年费时半年,启动了与东芝开利的技术合作。美的空调华北区销售总经理陆剑锋介绍说,东芝开利的主要技术人员已经到位,并且已经逐步开展预定的工作。美的2005年在空调新品上的技术更新将与东芝开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美的有关人员还透露说,美的空调2005年在新品能效上面的显著提升,东芝开利的技术指导起到了关键作用。陆剑锋还表示,随着美的制冷与东芝开利合作程序的加深,美的空调技术方面将在未来有重大动作,但目前还不好透露。
2004年冷冻年度结束的时候,美的空调总经理王金亮曾说,2005冷冻年度,美的为了适应市场,将推出包括变频空调在内的全功能系列产品,此言不假。2004冷冻年度,美的空调从上半年的“全健康”系列空调已经在下半年有了向“节能空调”转向的趋势。到了“节能”至关重要的2005年,美的的“高能效全健康”宣传已经非常明显。据介绍,美的推出高能效V型系列挂机,集高效节能技术、全健康技术、环保技术于一体,整机能效比3.4,达到国家能效标准一级水平。该系列产品采用了日本松下、东芝等高效压缩机,更静音、更高效;采用了高效内外风扇电机、热交换系统,实现室内室外双静音;另外,美的高能效V型系列融入了全健康系列的健康功能,采用健康负离子技术,零部件抗菌涂层处理,选用甲醛克星过滤网,实现了抗菌、换气和支除装修污染的全健康保障。可以预见,在2005年,该款普及机型将成为美的销售的主力。
海尔: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
2003年空调“健康”的风潮如今正因为空调市场上“节能”的锋芒而有所褪色,但海尔的应变是灵活的,善于宣传的海尔也善于把握市场的走势———在2004年,海尔就将2005年全系列新款机型送检有关部门,结果全系列通过中标认证中心的节能认证,海尔对外宣称其能效比远远高于国家新能效标准的一级规定。
于是,挟着“健康”的气势,海尔拾起了“节能”,对节能的宣传与当年的健康比起来,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高效氧吧空调的高调推出,“节能与健康”的概念宣传简直可以用“露骨”来形容,用海尔某促销员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海尔的宣传对消费者的消费引导是很有效的,这样的宣传对行业也很有好处。”海尔有关人士介绍说,2005年海尔空调将在坚持健康节能的基础上,继续实施高、中、低全线出击的市场策略,全方位、多角度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但令人不解的是,在竞争对手格力和美的先后提出1000万台的销售目标时,海尔却至今没有对外宣布一个2005冷冻年度的销售目标,是刻意低调还是底气不足?单单用一个“不便透露”来解释是不足以消除外界猜测的。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情况是,在格力与美的先后强力进入农村市场的时候,海尔的动作稍显迟缓。但对此,海尔有关人员予以了坚决否认,并称2005年海尔空调的业绩将非常出色。 2005年,海尔主推的机型定名为“高效氧吧除菌光”,基本上是2003年、2004年、2005年的概念叠加。在2004年“氧吧除菌光”的基础上,改进了相关技术,将COP值提升,开始了“高效”的宣传。除了换新风和除菌光功能外,其带有健康负离子的环绕立体风、停电补偿及远程网络技术、层进式的外观和七彩显示屏都是该系列机型的主要卖点。此外,海尔在2005年还推出了“高效氧吧变频王”,运用DDC数字直流技术(采用高效DDC数字直流变频压缩机,实现空调超宽频无级调速运转),使空调更加节能。 LG:风雨走遍了世界的角落 LG空调在全球拥有着销量世界第一的荣誉,但却在2005年面临着格力、美的等中国企业的巨大挑战。格力甚至明确提出要在全球赶超LG。而与此同时,LG(中国)内部在2004年底2005年初进行了内部组织人事的更替和轮岗。 不知道新上任的LG空调事业总部总经理郑南圭的策略对LG空调意味着什么,但至少到现在他本人还非常低调。面对芒刺在背的挑战,他表示,LG空调通过对自身的营销要素进行有机地优化整合,建立了ERP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效运作;执行灵活统一,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市场推广政策,从供价上直接体现经销商利润,使经销风险趋于零;延续并完善条形码市场管理制度,严格划分商圈管辖区域并首次将惩罚措施与力度写入新年度营销政策当中;费用结算速度有了明确的时间规定等。 2004年财政年度,LG空调实现了中国国内销售100万台的业绩,在中国生产的空调产品出口上,也以2004年上半年312.2万台的空调出口量继续着全球第一的角色。2005年,LG明确提出,要在内销上突破120万台并加大出口量。而在产品策略上,LG也有所改变,郑南圭介绍说,2005年LG提出的策略是提高品牌形象,向高端产品发展,从以前的以数量为考核基准,转向以金额为目标,主推高档型号和柜机。 LG的产品同样以“健康与节能”为主题。2005年LG主推新品PW系列、SP系列和PR3系列,这些系列都拥有纳米等离子空气净化,三面立体制冷与立体清净以及部分高端柜机中的双压缩机超节能制冷;同时还保持了空调一贯的高品位装饰外观风格。主销型号有SL、PU系列等产品。延续了多年的等离子空气净化技术和双压缩机节能制冷,依旧是2005年信赖的技术。可以说在2005年的新品中,多功能是空调的市场表现最明显的一点,附加了包括紫外线杀菌、噪音控制、待机节能在内的多种功能产品以及原装进口机型销售量的扩大,令LG的柜台琳琅满目。 而对于2004年的渠道存货,郑南奎这样评价:对LG来讲这并不是大问题。LG会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主要是加大对老型号的促销力度,包括合同内的补偿,降价、返现金、赠品等,同时可以在不同地区之间调换产品,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要。 松下: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 随着杭州基地的奠基,未来松下白色家电在中国的规模已经可以预见。松下发力中国的同时,松下空调不会按兵不动。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2005年,松下空调依旧可能主要雕琢长久以来其运作成熟的华东、华南市场,但已经有消息说,对中国其他市场的调整与开拓策略,松下有关部门正在商讨和制定中,相信具体战略的出台不会太久。从这个角度来说,松下空调在2005年应该是一个稳住市场份额、跟上市场节奏,在沉稳中为将来的发力蓄积能量的状态———深耕细作,完善部署。 对于节能,松下的经验绝对丰富。日本企业在日本的节能道路上历经磨练,又怎会发愁中国的能效水平?松下空调市场部陈亮介绍说,松下2005年的主推产品,能效都在国家能效标准2级以上。松下也相信消费者有独到的眼光。此外,由于空调能效标准的实施,松下空调在2005年增加了投入的成本,除了升级产品之外,日本成熟产品———变频空调推广力度的加大也体现了松下空调积极的一面。2005年,松下空调计划总销量300万台,其中出口150万台。 陈亮说,2005年,松下空调主销的几个系列全部是“节能与健康”的普及产品。曾经备受青睐的“富氧系列”、“凌韵系列”仍然将主导松下空调产品线。或许是长期以来松下空调能效比都比较出色的缘故,在概念上,松下并没有在2005年刻意强调“节能功能”,“健康”仍然是松下的主题。体现节能的产品主要是松下的变频挂机系列,由于采用了新环保制冷剂R410A以及松下的直流变频压缩机和直流风扇马达,其能效比可以达到5.05甚至更高,同时还能保证在低温低压下的正常运转,制冷效果及其出色。在变频领域,拥有日本成熟变频技术的松下空调技术,不用怀疑。而即便是2400元左右的普及型“轻锐系列”,其能效比也已经达到3.2,并且具有“温和抽湿”和“除味控制”的健康功能。 格力: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 多年来在空调业界取得的良好业绩,使得格力如今拍着胸脯说要“领跑世界、冲击世界”,并公告业界,2005年要实现1000万台的销售目标。格力独特而备受议论的渠道依然没有变化、格力同国美依然互不搭理、格力卖了多年的“小金豆”系列依然在热卖———格力自称是“没有淘汰的产品”。惟一称得上变化的是,格力在2004年9月收购了珠海凌达压缩机,但这次收购能为格力在2005年的大规模扩产起到多大作用还未可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