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五大巨头谁将胜出
2002年07月12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目前,国内空调企业有几百家。预计,2002年各品牌表现与上年类似,格力、海尔和美的仍将保持前三名,但不排除某些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发生较大变化。二线品牌如科龙、春兰和长虹虽然是老品牌,但科龙因管理层变动、春兰在多元化经营等方面有过曲折,这两年的市场占有率节节败退。三线品牌出现两极分化,估计有部分品牌可能会进入二线品牌行列,但某些品牌却被淘汰。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处在降价浪潮的大多是三线品牌,它们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质量相对较差,成本较低的企业,另一种是经营管理较好,成本控制较好的企业。这两种企业的前途自然是不同的。
空调上市公司主要有格力、美的、海尔、科龙和春兰,哪家盈利能力最强?
谁的盈利能力强
在5家空调上市公司中,应注意的是海尔和春兰两公司,这两家上市的并不是空调业务的全部,而且其销售货物的关联度非常高。
粤美的和海尔空调公司的增长势头最为迅猛,1996—2001年美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3.8%,而格力、春兰和科龙分别为18.3%、—2.0%和5.1%。从净利润来看,美的、格力和春兰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4%、8.0%和—2.0%,科龙因为在2000年出现亏损因此无法计算。
在盈利方面,各公司表现各异。格力、美的和海尔2001年的产销量都超过了200万台,虽然产量相差不多,但收入和净利润差异还是挺大的。格力与海尔的价格差不多,而美的相对较低,这与各公司的产品结构相关。格力柜机的比重较大,海尔走的是高端路线,美的的产品价格不高,柜机比重也相对较小。产品结构的不同自然会导致盈利能力的差异。虽然美的的毛利率较高,但其利润总额却是三个公司中最低的;海尔的毛利率虽然最低,但其利润总额却最高,主要的原因是海尔的销售收入中98%是由关联公司实现的,销售给终端消费者这一环节并不由上市公司实现。海尔的营业费用仅3.48亿元,但大家知道海尔是以售后服务出名的,其销售额应远远高于另两家企业才是。与海尔有相似的情况还有春兰股份。从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对这三个一线品牌作个概况:美的增速较快,但盈利能力相对较弱;格力作为比较纯粹的空调企业,业务单一,盈利能力较强;海尔的关联交易度非常高。
科龙因为近两年的人事变动元气大伤,连续两年出现巨额亏损。春兰曾是国内空调市场的领军人物,但是自从1997年以来,其市场份额一路萎缩,目前居于第四、五位左右的位置。春兰是以价格低廉和质量稳定为策略,一般而言,采取此策略的产品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相对较低而存货周转率较高,由于关联交易比重高,春兰的利润总额还是比较有保障。
谁的财务更“健康”
从各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来看,科龙、粤美的和格力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差不多都在60%以上,海尔和春兰的资产负债率都在25%以下,这与它们刚于2001年完成增发有关。粤美的和格力因融资时间较早,当前的资产负债率较高。
一般而言,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越高,对公司利用生产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否则造成的损失将更大。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反映公司对存货的一个处理能力,因为对家电公司而言,无论是库存商品还是原材料等存货,它们的价格持续下滑,因此,若存货尤其是库存商品越多,所受的跌价损失可能越高。相比较而言,美的和科龙的存货比重较大。
从存货周转来看,海尔和春兰的周转速度较快,而格力的固定资产周转率高,海尔的总资产周转率相对较高,春兰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最低。
总的来看,海尔的各项指标较好,这与其高关联交易率有关。格力表现也比较出色,它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都较高,它基本无什么关联交易,因此较好的指标也反映出公司的确比较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