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破解空调“灾年”咒语?
2002年07月27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谁也没想到,当空调业终于盼到了7月份这个每年销售的最旺季时,却传来了行业库存创下历史新高的噩耗,于是有人说,空调业今年遇上了一个“灾年”。
1000万台空间争抢最后生机
7月9日,广州松下空调公布了一份《2002年上半年中国空调业的发展状况》报告。报告称,今年1-6月,中国国内空调市场需求总量约为600万台,和去年同期700万台的市场需求量相比降低了15%,同时,整个行业的工厂库存和流通库存合计超过了1000万台,创下了业内前所未有的库存高峰。
这1000万台空调库存是如何形成的?
据分析,去年,国内空调市场因遭遇‘惊夏”而导致各大品牌损失惨重,因此,多数空调企业都把希望寄托在今年。他们推算,今年应该是天气炎热的“大年”。为了在“大年”把失去的市场份额找回来,几乎所有的空调厂家都对今年的产量做了不同程度的“大幅增长”的预算和安排。然而,靠天吃饭的空调企业早在二三月份就打好的如意算盘、却在今年的凉爽初夏中落空。
进入3月份,部分地区的空调市场开始活跃起来,加上“五·一黄金周”呈现的巨大需求态势,各厂家由此相继实施增产计划。
然而,天公不作美。4月至6月下旬,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强降雨过程使空调销售严重受阻,致使库存大增,因而出现了松下的1000万台库存的统计结果。
对此,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木样的解释是,库存的急剧增长不仅仅是因为市场需求的大幅下滑,也是业内始终抱有“空调市场将会一直持续增长、扩大”的固有观念而盲目扩大生产量的结果。另外,空调库存的急剧增加,也与中国加入WTO后,各厂家制定的扩大出口规模的计划有关。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空调出口台数达到550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其中,外资企业的出口量为320万台,占出口总量的58%,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8%以上。许多国内厂家当初制定的扩大生产积极出口的策略未能如愿,这也是导致库存急剧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恶战将在8月爆发?
业内最近开始流传今年空调业要在8月份打“加时赛”的说法。据了解,从6月中旬开始,严峻的态势迫使各空调企业先后限产或停产。美的空调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刘亮说,美的已于6月20日开始限产。据悉,在主要的三家一线品牌中,至少有两家的库存在100万台以上,有一家库存甚至超过了200万台。
东洋电机(中山)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俊章预料:“今年空调业肯定要打一场恶战,可能是7月份,也可能是八九月份。”格兰仕常务副总经理俞尧昌的预测更有针对性,他说,今年空调业不仅还有一场恶战,而且不少企业的资金链要断裂。7月中旬开始的好天气只能暂时缓解一下库存压力,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估计明年将是空调业大淘汰的开始。
进人7月份,天气确实热了起来,“热脸”一露,就给了空调厂家一条消化库存之路,但老天爷时热时凉,变幻无常。业内人士指出:空调厂商想通过7月份把6月的损失完全补回来并不现实,顶多是消化库存的50%而己。而剩下来的50%,就只有看天了,如果8月份的天气不热,很可能会将库存压力留到明年。因为空调业界虽然每年销售年度是到8月底,但这只是概念性的,差不多7月底就已结束绝大部分的工作,8月份是厂家进行年度总结和准备第二年销售策略的时段,因此真正的销售时间已所剩不多。
现在离7月底已经屈指可数,即便算到立秋,那也是8月8日,今年空调业的好日子看来是没有几天了。
在巨大的库存压力下,预期中8月份的空调。加时赛”会不会变成一场恶战?谁也不敢就此断言。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国的空调业不能走出“靠天吃饭一的老套路,那么“灾年”的咒语从此将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