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重工:重塑产品形象 老兵焕发生机
拥有好的产品,却无法被人广泛了解,正是三菱重工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2009年被其寄以厚望,重塑产品形象、召开新品发布会、设立产品体验店、召开设计师沙龙……让这个一直在中国空调市场拼搏的“老兵”焕发勃勃生机。
6月29日,三菱重工体验中心正式落户南京,同期召开了三菱重工2009年代理商大会和离心机新品推介会。三菱重工业(株)执行董事、冷热事业部本部部长有原正彦表示:“这是三菱重工K标空调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他希望重塑产品形象的K标空调可以迅速被普通消费者接受,从而实现产品销售的快速增长。
政府项目屡有斩获
据相关数据统计,江苏省中央空调市场容量达到了52亿元,位居全国之首,其中外资品牌的份额一直持续增长,以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和大金为代表的冷水机组和多联机两类产品能够占到市场份额的40%。“从大到4000冷吨的离心机,小到0.8匹的家用空调,三菱重工具备广泛、完整的产品线。”三菱重工业(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空调部中国统括罗小民认为,江苏市场是空调企业的必争之地。作为具有百年制造工艺的企业,三菱重工在技术层面不惧与任何企业竞争。
在加大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后,三菱重工投标的政府采购项目捷报频传。在2009年年初人民大学苏州研究院行政楼和信息楼中央空调采购项目中,三菱重工提供的1300匹KX4商用变频多联机在与大金、三菱电机等众多对手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在此前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家电网办公楼等项目的中标企业中也屡见它的身影。
不懈追求节能环保
进入2009年,空调企业接连遇到“空调下乡”、“以旧换新”、“节能空调补贴”、“节能清单更新”连续的政策利好。而“空调下乡”要求的三级能效和“节能空调补贴”下限的二级能效,这个标准使不少企业处于成也“能效”、败也“能效”的境地。低能效低价格一度是空调企业抢占市场的利器,但2009年的“能效关”成为其不得不面对的铜墙铁壁。
由于定位高端,价格较高,消费者关注三菱重工的程度并不高。据相关统计数据,三菱重工在家用空调市场的排名尚在前十名之外。但在第一批节能空调推广目录中,三菱重工入围产品数量达到了49款,总数量位居19个入围品牌的第八名,远超一些市场口碑在其上的品牌。对此,有原正彦认为,在中国经济取得迅速发展后,城市基础设备建设迅速,节能与环保成为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如何为中国提供节能环保产品,正是三菱重工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罗小民表示,与部分企业对欧洲、中国市场产品采用双重标准不同,三菱重工在产品中始终坚持使用R410A环保冷媒,“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任何一个细微的举动都应当体现这种信念。”
体验店“好品质看得见”
如何使抽象的技术可以普遍被人接受,三菱重工中央空调走过了两个阶段。“首先就是使企业中央空调的理念具体化。”三菱重工的设计师经过近一年时间,通过对产品的研发、设计、产品选材、企业责任等多方研究调查,为企业树立了K标空调的概念。K代表了坚持(keep)、代表了金子的成色(karat),正是反映了三菱重工在空调市场一如既往地推广节能环保、实现社会责任。
而体验中心的设立则是进一步拉近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距离。罗小民表示,三菱重工一直以来比较注重工程和政府项目,忽视了普通消费者群体。体验中心设立后,普通家庭用户将可以对三菱重工产品获得最直观的认识。因此,体验中心将定位成厂家、用户双方交流、培训、管理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的用户近距离接触三菱重工的产品。
“在体验店里,用户可以随时打开空调外壳,查看机身部件是整齐有序还是杂乱无章,产品做工好坏一望便知,就如同看不同档次的汽车发动机一样。”作为三菱重工中央空调在中国的进口总代理,江苏舜天国际集团五金矿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志惟认为,公司完善的渠道与三菱重工优秀技术的结合,将会对双方起到促进作用。
编者手记 酒香穿透深巷子
金融风暴让每个企业都在小心“过冬”,但三菱重工的罗小民却不这样认为。一则三菱重工空调产品一直定位于高端,而这部分消费者消费能力不会受到很大影响;二则由于人事变动,三菱重工冷热事业本部也迎来其发展的机遇。
由于原冷热事业本部部长大宫英明已经升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社长,而原在欧洲三菱重工业(株)担任社长的有原正彦被调到冷热事业本部担任部长。这使得空调运营额只占总体10%的三菱重工空调部迎来了发展的良机。罗小民在任期间,空调业务一直保持30%~50%的增长。
目前,中国空调市场已经由群雄混战变为诸侯争霸,三菱重工这个自90年代就在中国空调市场打拼的“老兵”能否通过积极的营销战术,取得工程市场与家用市场的双赢,尚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