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盛宴铺开
2003年01月22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目前中国市场上中央空调生产厂商已经超过百家,不断还有新的投资者进入这个行业。投资的活跃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上游配套厂商和下游经销、安装、服务企业的数量也将出现急剧膨胀。
这是一场盛宴
2002年家用中央空调的市场规模达到20亿元的水平,比2001年增长约40%。预计到2005年国内市场总需求达到200亿元,2010年更高达350亿元至400亿元。
至于行业利润,由于行业内企业秘而不宣,还是一个谜团。但从美的的数据可见一斑,2002年美的商用空调销售额为6亿元,而美的空调整体销售额为70亿元,商用空调大约占美的空调销售额中的1/10。但从利润来看,美的商用空调去年已占美的空调整体利润的1/5。
而环顾家电业内其他产品,2002年普通空调价格战打得空前惨烈,预计2003年行业利润继续全面摊薄,有不少企业将出现亏损甚至被淘汰出局;冰箱业整体价格比上一年度下降7%;洗衣机从前年开始出现市场萎缩,高端市场增长有限,而业内寄予厚望的农村市场迟迟不能启动;彩电业还没从前年的全行业亏损喘过气来,虽然转战高端但高端领域的竞争同样激烈;小家电利润比大家电要丰厚一些,但小家电领域品牌林立,杂牌军作乱、价格战频繁的现状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扭转,所以小家电是一个规模做不大,品牌做不强的行业。整个家电业被人们称为完全竞争状态下“最成熟的行业”,而这个称谓的背后含义是:家电业题材用尽,缺乏新的发展空间。
好在有了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这个原来属于集团采购的工程设备,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逐步走进家庭,成为一种普通的终端消费品。家用和小型商用领域的增长,让这个产品出现了新的增长态势,同时也给家电企业寻找新的利润点找到了想象的空间。
相对家电业内其他产品的现状,中央空调市场的高增长性和产品的高利润率,注定了中央空调成为家电行业最后的盛宴。这场盛宴即将开始。
中外企业纷纷抢食
家电企业进入中央空调领域的有:海尔、格力、美的、新科、海信、澳柯码、志高、奥克斯、长虹、春兰、小天鹅、华凌、帅康等,科龙、TCL以及其他企业正在积极筹备进入这个领域,其中科龙、TCL已经成立了专门机构,宣布进军这一行业只是时间问题。
在中国中央空调市场上,外资品牌行动目前表现更为强劲,美国约克、特灵、开利、麦克维尔已在中国市场耕耘多年,目前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大金、日立、松下、三洋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虽然前后不一,但挟持品牌和资金优势,从一开始就处于一个高起点的位置。其中大金在中国市场表现最为突出。LG、三星等韩国品牌从去年开始也瞄准迅速增长的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大举进攻了。
另一类是专业的中央空调生产厂商,如清华同方、广东天元、诺士、同益、浙江盾安、天加等,这一类厂家的数量最为庞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市场上中央空调生产厂商已经超过百家,不断还有新的投资者进入这个行业。投资的活跃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上游配套厂商和下游经销、安装、服务企业的数量也将出现急剧膨胀。中央空调产业链将给社会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贡献。
瓶颈亟待突破
盛宴的参与者已经纷纷就位,但是,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盛宴开始之前,参与者必须要做些准备工作。
首先是市场的培育工作。中央空调从工程设备演变成为家用电器,而产品属性、销售对象也发生变化,如果再沿用原来的产品传播方式和销售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新的市场情况。中央空调由于专业性强、技术复杂,普通消费者对此知之甚少,对大部分具备中央空调购买和消费能力的消费者来说,由于厂家宣传不到位,对中央空调这个知道信息不多,因此打消了购买中央空调的念头。行业内企业仍然热衷于对专业人士进行宣传推广活动,忽略了对非专业消费者的产业辅导,窒息了这部分人的购买需求。
技术也有待提高完善。据业内专家介绍,中央空调这个产品在生产上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排除安装环节出现的问题,只要是正规厂家的产品,质量都不会有大的问题。但是,在耗电指标上,仍然需要提高。一般而言,使用中央空调电费支出会比使用普通分体空调略高,如果不超出正常范围,用户还能接受。但某些企业在耗电指标上不过关,导致了许多消费者“卖得起用不起”的疑虑。如广州城北一豪宅楼盘安装了美国某品牌的中央空调,但使用后用户发现每月电费高达一两千元,最后导致了要求发展商拆除中央空调的事件。
安装维护尤其重要。据了解,中央空调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漏水、漏氟、制冷不足等问题,大部分都是由于安装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引起的。如何做好安装维护人员的培训,如何监控工程质量,将是中央空调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项主要工作。
--摘自《摘自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