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三鳄攻陷广州城的365天
我们来看看苏宁、国美、永乐这“三口子”(现在还不能称寡头)是如何兵临南方,攻陷广州城的这个经典案例。虽说这是去年的事情,但这种战争每天都在继续,尤其是那些鳄鱼没放在眼里的游击队,比如广州之外的一些土霸王,要打击这些土霸王,鳄鱼将采取什么招数?这就是悬念。
广州:他们的血泪无处可逃
一切本是风平浪静。
一切就只是广百、东泽、沙园、松厦、海外联、顺电的乐土。
回想往事总令人们唏嘘不已,12个点的行业平均利润足以让这帮地头蛇日子过的非常滋润,直到国美、苏宁同时宣布要来广东大做了,清楚记得那是2002年春节刚过,在本人参与的一家电经销公司组织的广州家电零售巨头晚宴上,各巨头代表都在议论这件事,时不时露出些许恐慌,时而又雄心勃勃,颇有大干一场的壮志豪情;席间听得最多的就是“降”,“让他们死在广州”,宴会变成了极具悲壮色彩的总动员。
然而该来的终究来了,各厂家到是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一个个按部就班,进场费、广告费、选位、铺货、拉拢采购、培训促销员,动作神速,跟不上节奏就是死啊,谁敢拿这个作赌注?
同年10月,国美第一家店火爆开张,与此同时的前一天广州各大报纸同时刊出国美、东泽、松厦等卖场的“竞价——比谁更低”叫卖广告,那是怎样的一个中秋的清晨,从来没有看到广州人如此疯狂,如此这么早就在那里排队,这个架势不由想起99年的南京中央商场,也是一个秋天的清晨,潮水般疯狂的顾客4次把中央商场的大门挤破,一个排的警察都不能把秩序维持!
很多顾客倾家荡产似的买电器回家,深怕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疯狂,唯一印象就是疯狂;火爆,几百家厂家经理早早也守在门口,时刻准备补货。
广百、新大新、海外联、顺电可惨了,虽然也有史无前例的促销力度,但一个个只能看着国美眼红,广州最大的商场广百10—12月盘点,同比下降46%!而且这是在商场家电卖场面积同比增加50%的基础上,这个数据令我们唏嘘不已。
整个终端平均毛利一下子跌落到6个点以下。
这个过程,广东的商家用了整整10年,就被国美以3个月的时间打破。
这就是国美速度,谁跟不上谁必定活不下去;接下来的时间里面,相继传出一些大型商场纷纷退出家电零售、各厂家的经销政策、终端政策大幅更换和修改的消息。经销商跟不上,就必须换,厂家跟不上,只有动手术的份了。
然而国美的圈地运动更加肆无忌惮,紧接着,苏宁、永乐也加紧了对广东市场的践踏。
我们说,资本主义进入世间的代表作就是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同时也是一个资源的重新分配,是以众多“无产阶级”的血泪为代价的;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国美、苏宁、永乐这些巨头的背后,有谁听到旧人哭?没有人同情那些曾经的巨人,消费者和厂家都纷纷弃暗从明,自此,广州、深圳的家电史进入三强割据时代。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2003,广东家电卖场非典型遭遇
2002年10月19日,广州国美东山口店开张了,11月30日,深圳华强北店开张……触目惊心的开张场面意味着血淋淋的手已经触摸广东。
2003年1月,广州东泽原总经理吴卫平离职,吴裕庆接任,为东泽转手埋下伏笔;广州国美原老总赵志刚离位,总部派王俊洲接手。
2003年3月,苏宁在区庄总店和人民北分店同时开业。
2003年4月,苏宁广州前进路分店开张;国美天河形象店试业;松厦冷气在万佳超市里的4家空调店中店新张,这令它的直营店、店中店数量达到15间。
2003年6月,国美在广东的第七家分店——惠州分店开门迎客;苏宁在深圳两家分店开张。电器零售巨头由广州开始转战珠三角。
2003年8月,广百、天贸南大等广州几大百货公司家电部结成家电联盟,意图统一采购。
2003年9月,国美番禺分店、广州中山八路分店、深圳宝安分店三店连开,实现一年内在华南开10家分店的豪言。
2003年10月,上海永乐与广州东泽正式签订合作协议,5000万元控股东泽,并改名为广东永乐;北京大中参股深圳铭可达20%。中永通泰成员间的隐性并购加速。
2003年11月,国美香港首开分店,香港将作为国美进军国际市场的一个跳板;广州东泽电器停业;松厦冷气关闭4家门店。
2003年12月,入主东泽后,永乐在广州的首家分店昌岗店开业;顺电在广州连开两家新店,即中山五路的中旅店和荔湾康王店,使其广州分店数量增加至3家。
2004年1月,苏宁在广州的第四家分店——天河3C航母店开业;重新装修后的广东永乐在广州中山一路和三元里的两家分店新张。
巨头门在广东的扩张使得短时间内300家中小家电店铺的倒闭,原先广州第一家电连锁东泽同样因为收到国美、苏宁的冲击而垮掉,卖身于永乐;广百、天贸、新大新、东百、王府井的家电生意也随之一落千丈,入不敷出。
莫非因为发源于广东、席卷全国的SARS带来的后患?果真如此,国美、苏宁、永乐倒是应该感谢SARS了,非典型血洗广东家电市场,如同屠夫,胜似屠夫。
珠三角:他们的反击是命中注定
可以这样说,三强的进驻彻底改变了广州、深圳家电终端的游戏规则,使得“低价”、“安全”、“服务”的零售规则深入人心。有了这三个保证,消费者还企图什么呢?
这是广州、深圳,行业竞争相对规范、消费力量有持续保证的大都市。
三强的目标显然不只是广州、深圳。整个珠三角强劲的消费力早已使得他们虎视眈眈,那还犹豫什么?或者担心什么?确实,他们恨不得一脚踩下去,但是,这个地带不像广州、深圳那样具有全面的市场包容性和开放性,这可是广东市场的腹地,许多信息和特色没有被外界所知,尤其是珠海,特区的市场相对深圳来说要远远封闭和落后,珠海新大昌、珠海泰锋、珠影广场等当地巨头的实力远在广州的东泽之上,敛聚的财力相当惊人,而且珠海的市场容量一直处于半饱和状态;中山的情况相对较好,但位于广东腹地的商家怎么可能一下子把肥肉拱手让人?难!东莞倒是一个突破口。
这是2004年唯一的悬念。
对消费者来说,这个悬念值得一看,而且希望来得越早越好。
能够打起来么?当开店变成一场游戏的时候,我们说,再好的演员都必定沉不住气,总渴望先得而后快;当触及到彼此的利益的时候,这些土老板能够心平气和的像东泽一样把大好河山拱手让人?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情,康师傅和健力宝在广州发生的一起血斗,就为了一件小小的争贴海报位置打起来了,双方动用了几卡车的打手打得刀光血影,精彩异常,当然结果还是不了了之,新大昌、泰锋他们有这么疯狂吗?他们敢这样明目张胆的和国美、苏宁们斗么?
相信各位看众肯定回答一个声音:有好戏看,不看白不看!
这可不是儿戏,事业忧关的问题,来不得半点含糊。
他们的反击是命中注定。
他们肯定疯了:2004,当开店变成游戏
2004年上半年,永乐将在广州再开5家新店,使其在广州的分店数量达到10家。
2004年,苏宁在广东6家店基础上,还将在广州再建3家新店。下半年,广深沿线的发达市场将成为苏宁重点开发的地区。
2004年,广州国美将新开5家分店,其中在广州开1-2家,佛山、中山也要开店;以幅射珠三角东岸为主的深圳国美。也要新开5家分店。国美广州总经理王俊洲放言,年内完成在珠三角布点的任务,直营连锁店达到25家以上,年销售额达30个亿。
2004年起,广东电器批发大户之一的番禺沙园,将用两年,在珠三角除广州、深圳外的所有地级市建电器零售连锁店,涉足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珠海、肇庆等城市,数量共十家;此外,还会在珠三角镇一级建10-20家连锁店,欲成为珠三角最大的电器零售商。
当开店变成游戏,市场已经毫无悬念可言,呜呼。
边缘人:永乐的搅局注定是尴尬
永乐一举收购了东泽在广州的6个形象店,花费了5000万血本,掌门人陈晓认为广东的市场很不成熟嘛,国美、苏宁你们俩小子不和我说一声就想把肉分了?在上海你们输给了我,在广东,哼,门都没有。
单纯就速度上,永乐更快一步,一口气圈下了6块地,这可是东泽当初60万元调研费换来的成果啊,抢住了地头,你们俩小子等着吧。
陈晓阴险地点燃了一支巴西雪茄…………
任何一个老板躺在家里抽雪茄,不看市场,不问消费者,想必是没有大前途的。永乐在华东地区的气势是横扫千军,尤其是在上海家门口,但它毕竟注定了是一个区域性品牌卖场,它的知名度、行业霸气和国美、苏宁目前来说都不能比,一步登天的梦想很多人都喜欢做,但高处真的不胜寒。
陈晓当然想爬高,但也得有梯子、有根基才行。
进入广东市场,我们看到,永乐的宣传依托依然是品牌和形象的诉求,服务有一定的突出,但是,广东的消费观念和上海不同,上海自以为是、文化人自居(其实是小心眼)的消费心态决定了品牌消费的根基,上海的房价各位认为是虚高么?这点和广东大大不同。
永乐的家电价格不贵,也已经和市场接轨了,我们说,竞争的层次是不以二流规则为导向的,试想,街头小浦招摇着喊:我这里有1元钱的空调,会有多少人敢第一时刻冲过去?
永乐注定是一个尴尬的搅局者,到现在为止,我们看不到他的绝招;除非有绝招出现,2004的家电终端,永乐等着挨骂吧。
2004年的广州、深圳,还是观摩国美、苏宁两霸之争。
边缘卖场:厂家欲罢不能的尴尬
老牌终端悄悄的在转型,包括大型百货中的家电卖场及其分化出来的家电专业商场,个体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