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也有亮点
2002年08月28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空调类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公布,许多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下降。如青岛海尔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5%,粤美的每股收益为0.26元,同比下滑了39.57%,春兰股份每股收益同比下滑了0.34元,营业利润率同比下滑了34.57%,等等。但日前公布业绩的格力电器(000651)上半年每股收益却达到了0.315元,同比增加了0.007元,这在竞争惨烈、业绩普遍下降的空调行业来讲,是非常不容易的。
今年上半年空调行业凄风残雨,行业利润急剧下滑。其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从统计数据看,空调行业交货量虽然同比增长很多,但销售收入下降。而且交货量仅仅是进入流通领域的量,最后具体到达消费者的销量实际上下降了很多。
其次,上马的空调企业非常多,空调竞争激烈异常。先有新科、格兰仕,最近有万家乐欲上马年产100万台空调的生产线。二、三线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降低空调售价,使空调的盈利空间不断缩小。上半年空调价格同比下降了20-30%左右,有的品种同比有50%的降幅。空调一线品牌也被迫降价,同时也通过限产和减产清理库存。如青岛海尔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5%,主要原因是其空调项目销售不畅,价格下滑以及市场占有率极度下降等。
最后,国外品牌看好中国市场不断进入也加强了竞争力度。最近韩国现代也正在和国内企业商谈进入中国市场,而西门子、伊莱克斯、日立、LG等老牌企业也不断扩大其在国内的开拓力度。这使空调企业的生存难度加大。
从已公布半年报的上市公司情况看,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销售不畅导致相关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急剧增加。
但格力电器是个例外。从公司了解的情况看,格力电器上半年销售空调130多万台,同比增长18%。具体分析格力电器半年报报表可以发现,该公司从2001年底就在相关财务处理上作了调整,如一般经销商年终都会有返利(称之为销售折让),格力电器以往的做法是在营业费用中扣除(如经销商一年销售了1亿元的格力产品,年终的时候格力给该经销商返利2000千万元,那么在格力的财务报表中销售收入不变,但营业费用增加2000千万元)。但从2001年年终的时候就有改变,主要是通过抵扣销售收入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对于返利部分通过开据增值税发票的方式来抵扣,这也符合相关会计原则。从2002年中期报表看,格力电器业绩有所增长主要在于其营业费用大幅降低,同比下降了2.71亿,比率为56.14%。这种处理的结果是公司销售收入只增长了1.08%。而对于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应该是公司2002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长了10%左右;而与此同时,其在营业费用上还有大幅降低。在反映经营实际的现金流方面,公司现金及等价物增加了192.6%,而去年同期为负数。这表明公司2002年上半年的经营的确较好。
格力电器经营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空调市场成为相对亮点,首先在于其注意细分市场,有所为有所不为。如其出口方面,由于上半年出口的空调价格非常低,如果没有规模优势肯定会赔钱,格力看到了这一点,没有盲目加大出口力度,其出口上半年只占其销售的10%左右;其次在于其非常重视营销渠道的管理,通过其旗下各区的销售公司模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今年上半年营业费用控制是其保持业绩的重要因素;还有就是其服务,通过不断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格力的销售群体在不断扩大。
从下半年的情况看,形势依旧非常严峻,由于各大空调厂商上半年存货大量增加,全行业空调存货有400亿左右(格力上半年就提取了存货跌价准备5067万元),如何消化存货将成为下半年的重中之重。而且不能保证更大规模的价格竞争不会爆发。从格力的情况看,格力电器压缩了其海外公司的投资力度。如格力巴西公司计划投入1.66亿,实际仅投资7000万左右,剩下的资金投向了格力中央空调公司的扩建工程。预计今后2-3年会产生销售收入30亿左右,但形势如何?有待观察。
下半年,格力主要任务也就是消化库存,扩大市场份额,但情况如何?值得担忧。尤其是在相关费用方面,还能否保持相对的控制优势?还能否在保证销售收入增长的情况下控制成本?如何控制其存货?这都需要企业下大力气解决。
--摘自《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