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洗牌:沈城空调将集体大降价
沈阳某家电连锁卖场空调部的蒋姓销售经理不无疑虑地对记者说,虽然2008“冷冻年”的空调市场可谓惨淡收官,但另一场战役正暗流涌动着逐渐浮出水面。另一个战役意指能效之战。“尽管明年新能效标准的实施离现在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这项举措对于整个行业格局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甚至有人提出,在已经到来的2009新冷年,即将走马上任的能效标准升级是在制造商和渠道商的伤口上撒盐,或将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尽管有关空调能效标准提高之说愈演愈烈,但众多接受记者采访的企业均表示,国家相关部门还没真正出台明文规定,目前还是在意见征集阶段。不过,记者也获悉,目前普遍的说法是,从2009年3月开始定频空调能效标准要进行升级。
定频空调能效标准入门门槛定为3级还是2级,“挺2派”与“挺3派”至今争论未休……眼下,“标准”似乎成为中国空调业曝光率最高的字眼。本月22日,记者致电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中国家电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专家陆刃波,他表示,空调准入门槛定为2级还是3级能效标准,已在公试阶段。“按道理说,快了,快出结论了。”陆刃波告诉记者,现在谈提高能效,大家关注的是提高能效之后成本增加,市场能不能接受等问题。“但我看,如果我们行业能够主动提高能效的话,把节能、开发节能产品,作为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作为我们企业未来能够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来看,情况就会有所变化。”
退市定局
三菱电机空调东北区销售负责人王军杰向记者透露,虽然有消息说2009年3月1日开始空调生产的准入门槛要从现在的5级能效标准提升为3级或2级,但指的是到那时不再生产低端产品,并非到时就不让卖了。他觉得,相关部门一定会给商家一个库存消化的时间,“这个销售库存4级、5级能效标准空调产品的时间可能会延长个一年半载的。”
格力空调东北区市场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们会按照国家标准去执行能效要求,虽然还没接到具体通知,但节能减排是空调业发展的趋势。
而LG空调的陆洋则说,不管怎样,4级、5级能效标准的空调明年肯定不能生产了,现有的产品,国家会给厂家和消费者一个消化阶段,“什么时候在市场上禁卖,对我们的影响不大,我们4级、5级能效标准的空调库存量比较少。”
家电专家陆刃波分析认为,面临退市的4级、5级能效标准空调在三级市场的销售时间可能会放宽。
在这次“冷冻年”的进程中,空调企业不得不面对亟待出手的庞大库存和日益提升的技术标准。价格历来在消费者的购买因素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记者在家电卖场随机采访到10位有购买空调意向的消费者,其中7人表示,“空调在北方地区一年也用不上几回,还很费电,属于奢侈品范畴”,所以他们还是期待价格能更低些。
据悉,三、四级市场是中国空调市场的潜力所在,因为一、二级市场已经接近饱和。陆刃波预测说,明年空调销售依旧不会有多少增量,“一来是处于缓冲期;再有就是已有一定基数,并且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放量不会太大,那就不会出现大规模降价的现象。”
一位业内人士总结说,不难推断,2009冷年空调产品的放量会选择三级以下的定速空调。技术门槛可能也会成为将来空调业继续发展的一个新“门槛”。
洗牌危机
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2000年中国市场有400个空调品牌,但目前已有350个以上退市。这意味着过去8年中,超过九成空调品牌被淘汰出局。
随后本报记者从国家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2008冷冻年度国内重点城市空调零售市场白皮书》中发现,与2007年度相比,国内空调品牌集中度继续提升,由52个减少到34个。与此同时,扬子、东洋、双菱、爱特等18个品牌遭淘汰。按照空调业行业惯例,每年8月1日到次年的7月31日为一个“冷冻年”。国家信息中心市场处处长蔡莹表示,国内空调市场两级分化现象日益明显,品牌集中度再次提高。国家信息中心监测数据表明,受凉夏等因素影响,2008冷冻年国内零售整体市场规模为2450万台,与去年同期的2630万台相比下降了9.31%。
奥克斯空调东北区总经理苏炳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作为生产企业,面对激烈竞争和残酷的现实必须做好充分准备,“2009空调冷冻年,无论是产品战、价格战,还是服务战都势必升级,而机会总是留给那些具有前瞻性的空调企业。”
LG空调沈阳区销售负责人陆洋告诉记者,空调业年年都在喊洗牌,原因有许多,技术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洗牌动力之一。陆洋表示,随着空调能效标准的提升,技术门槛的增高,明年还会有一些企业退出市场,“空调品牌集中趋势已越来越明显。”
美的家用空调市场部张治国则表示,当前,空调行业正从渠道竞争转移到产品竞争时代,创新与技术能力成为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本组稿件由记者 孟园园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