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尔:第二期股权激励方案顺利获批
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修改后获证监会审核通过。修订稿与原方案相比,考核基期由2009年更改为2010年。主要核心内容包括:数量:公司拟授予激励对象1080万份股票期权(占目前公司股本总额的0.807%);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对象:包括高管、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共83人。行权价:22.31元。
行权条件:最主要的财务业绩考核标准包括:第一,每个行权期前一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第二,以2010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固定基数,公司后续每一年度经审计净利润较上一年增长率不低于18%。行权时间安排:有效期为自股票期权授权日起四年。激励对象可在股票期权自授予日起12个月后,按获授期权总量的30%、30%、40%分三期行权。2)公司拟按现有持股比例(8.7%)以现金认购青岛银行20亿增资方案,约合1.74亿元。
第二期股权激励按期获批,加快公司后续资产整合进程。公司2010年9月18日公布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2011年1月14日公告获批,预计1月31日股东大会后将很快确定股权授予日,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进展顺利。反映出公司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落实,且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相对于上期,激励对象更广,有利于提升士气,这对于竞争十分激烈的家电行业尤为重要。股权激励方案落定后,预计公司将有序推进后续资产重组事项,重组进程有望超预期。
2010年9月后,进入公司首期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期。2010年底公司公告,已按行权条件授予41名激励对象,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144.3万股。行权股份已于2010年12月29日上市。
2009年后,大股东改善治理结构、减少关联交易和解决同业竞争的努力一直没有间断,大股东、管理层、小股东的利益更趋一致。2011年新年伊始,公司即发布公告:
控股股东海尔集团承诺,自2011年起,在五年内拟通过资产注入、股权重组等多种方式支持青岛海尔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拟注入资产范围超市场预期,进一步表明集团支持态度坚决,资产注入进程有望再超预期。注入海外家电资产和其他家电业务,有利用公司充分发挥规模和品牌优势,完善产业布局,加快全球话战略布局;
整合家电上下游资产,有利于公司协调上下游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提高上市公司运营效率,减少集团平台代理费用,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望得到大幅提升。资产注入完成后,公司销售规模有望增长200亿,为公司带来直接利润15-20亿。
公司同时公告拟出资1.74亿元按现有持股比例认购青岛银行20亿增资方案。此前公司持有青岛银行8.7%股权,成本核算法下长期股权投资1.72亿元。2009年青岛银行资产总额436亿元,净资产41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净利润4.2亿元。
考虑到未来青岛银行有上市的可能,公司有望获得较多投资收益。
盈利预测与公司估值:拟注入资产按照15-20亿净利假设,预计增加上市公司市值225-300亿元。注入资产提升公司估值空间,按照11年22倍PE,公司6-12月目标价为46.20元左右,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资产注入具有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