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虚标 空气清洁器净化能力不达标
面对PM2.5,目前人们主要使用口罩、空气净化器和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电器产品如空调来应对。但是来自家电行业工程师们的质疑,给空气净化器这种产品泼上了一盆冷水。据了解,空气净化产品不符合要求的主要有三个方面:气态污染物去除能力、噪声和适用面积。
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空气净化器和带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很难达到人们所期待的净化气态污染物的能力。
去除甲醛?虚标净化能效
消费者在选购时会经常在广告和说明书中看到这样一个参数:洁净空气量。该参数是表征空气净化器净化能力的参数,是单位时间内提供洁净空气的能力。
根据《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GB/T18801-2008)规定:洁净空气量要求“空气净化器洁净空气量实测值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同时要求“空气净化器对于可去除的每一种空气污染物都有一个对应的洁净空气量,洁净空气量与去除的空气污染物应对应标注”。
以一款售价在4000元左右的空气净化器为例,其在广告宣传中使用了“对固态污染物、甲醛等气态污染物净化能效均为A级”。
《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规定,净化效能等于洁净空气量除以功率(均为实测值)。对固态污染物的净化效能A级要求≥2.00m³/(h·W),气态污染物净化能效等级A级要求达到≥0.80m³/(h·W)。
而实际上,在产品性能检测时,某些产品对气态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根本达不到A级,“说白了就是根本没有去除甲醛能力。”该工程师表示。
虚标噪声
其次,空气清洁器在进行强力运行时,会产生较高的噪音。《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规定:洁净空气量在≤150时,噪声应<55dB(A),洁净空气量150-400时,噪声应≤60dB(A)。
但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国外企业生产的空气清洁器很容易在最大风量运行状态下,噪声超标,超标幅度约在40%左右。“原因可能是在于这些产品是在国外生产,而国外的检测方法与国内并不相同。国内的企业又不愿意更改标称的产品参数。所以不合格也就是难免的了。”
适用面积只能达到一半
对于空调和空气净化器这类产品,适用面积是一项很关键的参数,消费者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是否适用于自己房屋面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然而,空气清洁器的标称适用面积往往不切合实际需要。
诸如有空气清洁器在广告中宣称“适用面积43㎡”,而据业内人士分析其“适用面积一般在20㎡左右,也就是只适用于一般的客厅和小户型”,再大的房间就不太适用了。“如果房间过大,其清洁完整个房间需要的时间过长,且耗能大不经济。”
而据了解,标准中并无对产品适用面积的要求和规定,而把适用面积这项写进标准中目前还不太可能。
呼吸新鲜空气就那么难吗?
前面已经说过很多清洁器不能达到A级去除气态污染物的能力,而实际上,更有一些业内人士说过,“开窗通风是最好的换气方式。”
首先,家庭中地面不干净,加剧了空气清洁器的负荷,效果也受到影响;
第二,空气清洁器必须在密闭空间内使用,其最佳使用时间是室外大气恶劣的情况(如大雾)下。如果室外空气状况非常好,“还不如开窗通风管用”。
第三,在产品检测时,要对产品的滤芯进行寿命试验。但是消费者在使用空气清洁器产品时,是不了解应该何时更换滤芯的,只能根据滤芯是否变色、变脏来判断更换时机。如果消费者处于成本因素,更换不及时,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最后,我们不得不发出感慨:呼吸新鲜空气就那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