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住房离我们有多远
2004年08月2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温饱后,开始向住得更好的小康生活迈进。不过,徜徉在林林总总的楼盘中,人们关注更多的往往是质量和价格,而对建筑节能一般不怎么注意。
现在空调的广泛使用,不仅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也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而提高建筑节能的水平,可以节能,可以减少室外碳排放量,也会使住户感受到自然的冬暖夏凉,增加干湿适度的舒适感,甚至还可以造出无空调的建筑,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追求。
有关专家在对欧洲国家考察后发现,国内与欧洲国家的住房在外表上已没多大差别,但在节能等内在品质上,差距非常大。作为世界第一住宅建设大国,中国在今后的10多年当中,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将继续维持每年新建10亿平方米住宅的规模。但现在不算上百亿平方米的旧房子,就是新房子中也有95%以上还是高能耗建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外墙节能保温程度差4到5倍,屋面差2.5到4.5倍,外窗差1.5到2.2倍,平均相差3倍。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有关人士认为,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对新建建筑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既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消耗约8000万度电,相应可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而人们也可享受更舒适的居住空间。
可见,我国建筑节能潜力巨大,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何等的重要。
国外节能住房已趋成熟
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通风等方面的能耗。建筑节能工作就是通过提高以上诸方面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国外推进节能的大量推广起始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住房节能各有各的招数。
英国的建筑节能开始于石油危机的1976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强制性的建筑节能标准,并且每隔四五年修订一次,每次均提出更新更高的标准,节能措施正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英国政府除制定最低节能标准外,还考虑不同阶层购房者的心态,采取税收杠杆政策限制用能、鼓励节能,并对新建项目进行设计节能审查及施工抽查,确保工程符合节能要求。
虽然美国政府的标准对建筑节能起相当大的作用,但美国住房多是3层以下建筑并分户供暖,不存在中国高层建筑普遍存在的防震、防火问题。由此,美国建筑,也就不存在内保温还是外保温的问题,木板就可做外墙,石膏板做内墙,中间夹芯岩棉、玻璃棉、聚苯的做法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他的各种集装饰、防水、保温为一体的夹芯墙也非常多。所以房屋本身建筑节能水平在美国已是一个非常市场化的指标。美国的住户在买房时,重视建筑节能的程度会大于住房面积。在美国,普通住宅的交工不需要政府验收,房屋承建商自检验收很重要,住户验收签字更重要,房屋质量主要依靠房屋承建商对信誉的高度负责和重视来保障。
北京节能住房标准领先全国,但实际执行并不乐观
住房节能在我国许多城市受到重视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北京市新建住宅从1988年实施节能30%的设计标准,1998年开始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截至2001年,北京累计建成符合节能50%设计标准的住宅3600万平方米。仅此一项每年即可节约采暖耗能40万吨标煤,同时也大幅度地减少了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北京居住建筑节能新标准已于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成为我国第一个实施节能65%建筑设计标准的城市。厦门、武汉、上海、广州等其他城市也在积极制定、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北京住房节能新标准以冬季采暖为主,兼顾夏季空调制冷的节能。今后的外窗玻璃有可能采用由普通单层玻璃、双层玻璃发展到中空、充气、低辐射玻璃。而对墙体的要求是,外墙的保温由过去的内保温发展到现在的外保温为主导技术,并且不会大幅度提高建筑造价。
“北京住房节能虽然领先于全国,但全国大部分中小城市住房节能连50%的设计标准也没达到。同时尽管北京要求建筑节能50%,实际上也还差得很远,执行得不好。即使已有的节能住房也有质量问题。如有的住房,下雨后,中空玻璃进了水,中空玻璃竟然变成了鱼缸。”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李萍处长不无担忧地对记者说。
新旧住房节能,靠政府也要靠市场
看来,有了节能住房标准,并不表示消费者一定能住上满意的节能住房。当人们购买第二、第三套住房时,门窗墙体会不会依然是老面孔?寿命还有几十年的旧房子怎样换上节能新装?除了制定技术标准,我国推广节能住房还需要注意什么?李萍以及相关专家就上述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一是要加强建筑工程的验收。目前北京市建委正在编制《居住建筑节能施工验收标准》,对施工工程进行节能建筑施工进行全程监理,以保证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和实施。
二是可成立专门机构,结合供热收费系统改造,进行老房子节能改造。过去住房产权归单位,统筹维护改造起来很容易,现在公房都卖给个人了,节能投资谁掏钱?一栋楼住了几十户,有的想改,有的不想改。为了节省投资,可专门成立一个部门,统筹各个方面,组织协调业主一起投资。有些地方在供热收费系统改造的同时进行节能改造,这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三是即使有了建筑节能的行业标准,各地的标准和执行也要因地制宜。现在北京住房节能65%的标准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了,还有进一步修改的余地。建设部正在考虑把建筑节能标准纳入统一的建筑标准。各地发展情况不一样,行业标准只是指导性的最低标准,有的地方标准可能还要高于行业标准。
四是节能住宅的推广也离不开完善的住宅市场和住房产业的市场化。国外住房及相关服务市场化完善,多是私人住宅,节能住房和个人的经济效益挂钩。在欧洲,高舒适度、低能耗住宅的售价约比普通住宅高出3%,但每年的运营费用却能节约60%。而如果节省的效益和我们住户个人毫不相干,那么节能住房就会只叫好不叫座。现在我国城市特别是北方城市的采暖体制还有计划体制遗留问题,如东北地区供暖多是单位付费,个人难有节能的积极性。由于供暖尚未计量到户,北京节能住房的住户也同样拿不到节能效益。所以,推广节能住房,除了制定技术标准并严格执行外,还要进一步改革供热等公共服务收费体制,让节能住房在市场的选择中不断得到推广,也同时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冬暖夏凉的房子。
信息来源:中经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