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节能:数字对比科龙显优势
2004年03月15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去年年底,科龙能效实验室测出的一组能效数据震撼了中国空调业:科龙“双效王”系列高效节能空调中,最节能的一款KFR-26GW/BPS,在国标工况下制冷能效比EER值达5.3,制热能效比COP值达5.4。从此,中国已成为继日本之后,全球第二个空调能效比EER值在国标工况下达5.3的国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陆刃波认为,科龙的能效测试结果表明,以科龙为代表的中国空调企业已有能力制造世界最节能的空调;只要主动摒弃概念战、远离价格战,致力于研发节能核心技术,中国空调企业同样可以造出世界顶级节能空调。
能效比:评价节能唯一标准
据专家介绍,能效比是指制冷(热)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能效比越大,表明空调越节能。若两台空调耗电相同,则能效比更高的空调,能产生更多的冷(热)量。
例如,两台输入功率都是2000W的空调,一台能效比为2.5,一台能效比为5.0,两台空调各消耗2度电后,能效比为2.5的空调可产生5000wh的冷量,而能效比为5.0的空调,可产生10000wh的冷量。
这样,耗电量相同,一台能效比为5.0的空调,顶得上两台能效比为2.5的空调。
天气渐渐变热,专家建议希望买节能空调的消费者,在挑选空调时,千万别忘了记住各品牌、各型号能效比的具体数值。
目前,绝大多数厂家并未把能效比的具体数值标注在空调铭牌或产品说明书上。消费者可以根据铭牌或说明书上标注的制冷量和输入功率,自己动手计算出能效比,只需将制冷量除以输入功率即可。
怪事:能效比十几年没提高
中国空调总体能效水平最近十年几乎没有提高。
据介绍,我国1990年前后生产的空调,能效比多数在2.4-2.6左右,与去年国内市场上销售的主力机型相比,节能水平相当。1990年,我国空调能效比最高已达2.8;时隔10年之后的2001年,我国空调能效比最高亦未达3.0。同时,我国现行的空调能效国家标准,是1996年制订的,也是多年保持不变。
然而过去的十年,欧、美、日的空调能效水平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日本1990年前后生产的空调,能效比最高的约3.0;去年,日本空调能效比最高已突破6.0。
中国空调总体节能水平与世界差距日益扩大,已引起了节能环保专家的强烈关注。
遗憾:低效空调七成中国造
毫无疑问,中国已成为世界空调生产第一大国;同时,中国并未因此成为空调第一强国。
中国空调去年产量3165万台,已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但其中能效比低于2.8的空调,估计在3000万台以上。另据估计,去年全球所销售的空调,能效比低于2.8的约为4000万台。换句话说,全世界能效比低于2.8的空调,超过70%是中国生产的。
美国现行的空调能效标准颁发于2000年。根据该标准,输出功率介于2300W到4100W,即小1匹到1.5匹的空调,能效比达2.8即为合格品;能效比达3.2即达到能源之星标准;而能效比低于2.8,则不准在美国市场销售。
欧洲的能效标准,空调能效水平分为A、B、C、D、E、F、G共7个级别。其中A级最高,能效比为3.2以上;D级居中,介于2.8-2.6之间;E级以下属于低能效空调。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空调处于欧洲E级水平。
能效比超3.0:每百台只有3台
目前国内市场上所销售的空调,平均每销售100台,只有3台能效比可以达到3.0。在100台中挑出3台最节能的空调,并非易事。
去年,产自中国的空调总销量为3165万台,其中内销销量1750万台,外销1415万台。有业内人士估算,这些空调中,只有科龙双高效系列空调及另外两三家空调厂家的高端节能空调,能效比可达3.0,但产量并不大,其中科龙双高效空调产量不足80万台。国内市场各品牌所有能效比超过3.0的空调,每年销量总和不足100万台。或者说,能效比超过3.0的国产空调,仅占总销量的3%。
能效比超3.8:98%科龙造
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上,能效比超过3.8的空调,几乎全部为科龙双效王系列产品。其中科龙双效王K2和K4系列,能效比为3.8-4.2;科龙双效王K6系列,能效比为4.5-5.0;科龙数码双效王K8系列,能效比为5.3-5.4。除此之外,个别自日本进口的空调,能效比可达3.8,但售价在7000元以上,销量因此不大。
有业内人士估计,从销量上看,过去两年国内市场上能效比超过3.8的空调,98%以上是科龙制造的。
“比”出全球冠军
业内人士分析,科龙发起全国性的能效对比实验活动,或许会成为中国空调业从概念战、价格战转向节能技术战的第一场革命性转变,并通过节能战,造就来自中国的世界冠军。
科龙副总裁严友松认为,通过节能对比实验,可以产生两个力,使中国空调业能效水平迅速提高。一个是“比”的力,是对消费者的拉力,通过对比,让消费者清楚地看到使用高效空调所带来的巨大回报,吸引消费者购买高效节能空调。另一个力是“逼”的力,是对空调生产厂家的推力,通过对比实验,高效空调成为消费热点后,各空调厂家不得不放弃概念战和价格战的老路,被迫转向研发高效节能技术。
前拉后推的结果,中国空调整体能效水平可望在近一两年内快速提升,缩小与欧、美、日的差距,世界空调节能冠军在中国诞生,亦有可能。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