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过后对建筑设计的反思

2003年07月14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开彦谈到非典对住宅的反思时提出,在今后的住宅建设中,应多开发并采用目前在国外很成熟的既符合健康又节能的技术,如其“补新风换气设备”,它不光换气而且能把能源截留下来,有的还能除湿减尘。非典带来了社会各界对住宅建设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关注…… 北京的高层住宅会不会变少 香港淘大花园恶性传播非典的事故使许多北京人对高层塔楼有了畏惧之心。而用户的心态会不会使北京的高层住宅越来越少? 原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柯焕章认为,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近十年来高层住宅越建越多,越建越高,也越建越密,尤其是1梯8户、10户等的高层塔楼往往楼道通风条件较差,且几百居民共用一两部电梯,如果遇上类似于非典这样的传染性疾病,交叉感染的机会就多。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建设部原勘察设计司副司长窦以德则提出,目前对高层建筑就更需要展开研究,而不是否定它。高层住宅只要布置适宜,周边的通风效果要好很多,所以在建设高层住宅时应该适当控制居住密度和住宅布局。 北京的住宅设计规范会不会变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国家对住宅设计规范做了新的修改,突如其来的非典会不会促使北京乃至全国的住宅设计规范进行再次修改?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居住建筑与设备研究所副所长、《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咨询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林建平认为,不能因为非典流行就匆忙修改住宅技术法规。他指出,非典期间疾病控制中心专家所反映的住宅不利于通风、建筑朝向、间距缺乏考虑等问题事实上在住宅设计规范中都有具体规定。事实上,目前正在开展研究的国家科研院所专项基金项目——提高住宅性能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居住区及其环境的规划设计研究;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建设部十五联合攻关科技项目——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与改善研究等课题均涉及如何提高住宅室内环境质量、防止空气污染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目前只需在其中增加对非典问题的对策研究即可,不必另张旗鼓。 北京的小户型楼盘会不会变少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晓钟提出,从北京的住宅建设情况来看,总体上一梯多户的户型越来越少,但最近又有所抬头,主要是小户型的建设带来的,而且量还越做越大。这样必然带来两个后果:第一,随着社会发展,如果这种超小户型不需要了,如果不能改造就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其次,人群的过度集中,必然造成卫生标准的下降。虽然不能因为非典就彻底否定市场上的超小户型,但是从病理学和实际使用的角度都不宜提倡过多建设这种产品。 --中国空调制冷网 小新 摘自冷暖空调网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