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采暖热价方案瓜熟蒂落

2003年09月09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实行多年的冬季采暖“按面积”收费,将逐步改变为按“用热量”收费。 我国即将试行的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的办法。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8月14日召开的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说,为了推行这一新的收费办法,要求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民用住宅,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并执行按用热量分户收费的新办法,计量及温控设施费用计入房屋建造成本。 仇保兴说,对现有住宅必须按照统一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对住宅采暖系统实施计量及温控装置技术改造。城镇现有住宅的节能及采暖设施改造资金,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由城镇政府、供热企业、职工个人和职工所在单位共同承担。国家将对城镇住宅节能和采暖设施改造给予政策性支持。地方政府也要对城镇住宅节能和采暖设施改造给予必要的扶植。要进一步提高集中供热的普及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 建设部等八部委发出《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之后,采暖用户和供热企业、房地产商都十分关心这个文件如何具体落实。为此记者走访了承担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住宅采暖热价分析与确定》咨询研究项目的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党委书记战秋艳强调,作为国家甲级咨询设计研究单位,必须公正、客观,以国家利益为要,刻苦研究出既满足采暖用户要求,又兼顾供热单位和房地产商利益的方案。该项目报告已于6月30日如期完成。 日前,建设部主管部门已通知该院“经审查,符合验收要求”。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院长、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刘景樑论述了住宅建筑节能含括了建筑物及其供能系统的系统工程和供能系统本身的系统工程。前者的关键点在于供能可调,即建筑节能要落实在供能系统节能上。后者的关键点在于其子系统皆可自调且相互反馈。其结论为:两个系统工程一起抓,目前的瓶颈不是用户端而是热源及输配系统的革新与发展。 项目主持人、供热专家孙恺尧具体阐述了该报告创新的双赢方案及技术经济措施和向国家提出的有关供热体制改革的建议。 供热体制改革的首要目的——节能 我国建筑能耗约为全国总能耗量的25%。相当于年耗2亿多吨标准煤,且逐年增长。其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84%,大大超过能源增长率2.4%的速度。而且能源的利用率很低。平均能源利用率仅为30%,采暖季节的能耗平均每建筑平米为30.7千克标准煤,约为相近气候条件的发达国家的三倍。 我国建筑能耗大的首要原因是不能人为地按需控制能耗。缺乏计量及调控设施。即行为节能不能实现。其次是一次性建设投资少,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差。 采暖地区供热收费率下降,供热企业举步维艰,难以为继,走入了死胡同——实质上是供热这项社会、经济、技术、系统工程在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采暖耗费。采暖能耗是我国北方建筑的首要能耗。由于多年来我国实行的采暖“福利制”、“包烧制”,用户并不直接掏自己的腰包,使人们忽略了采暖的能耗量。其实,采暖耗费是采暖区家用能源耗费的首位。它占家用四大能源耗费的56.2%。 按普通住户80平米建筑面积,在像天津这样冬季不很冷,不很长的地区,采暖费为1232元。这相当于购用530公斤汽油,可驾驶经济型轿车行驶一万多公里。即冬季采暖费相当于每天开汽车行驶30公里的油钱。 既有采暖系统的弊病为不可计量,不能调节。一套住房内各个房间全部不停地采暖耗能。而实际生活并不需要这样。从人们使用空调的习惯便可佐证。一个单元中,有二间、三间或更多间房。在目前实际生活条件下,绝大多数家庭在夏季经常只开一个房间的空调。而吃大锅饭的采暖系统却是浪费的多于应使用的。 集中供热计量收费改革项目的规模及效益值得引起社会重视。以求政策、资金的解决,达到节能的目的。 如何改革 行为节能的驱动——计量收费 市场经济最灵的是传递个人利益。热能是商品,供热要推向市场。只有以科学计价单位计量,并以此收费,才能驱动用户的行为节能。 通过一步步走过的经历,专家悟出建筑节能的宏观效益必须分解到微观,只有供能少才能达到耗能少。而能控制供能节耗要靠人的行为。 计量收费是历史的经验。在建设部的领导下,多项节能示范工程积累了系列经验。简摘几例,贯穿认识的深化提高。 1984年,天津市建筑设计院设计了分户计量采暖的节能楼——天津热力公司住宅。该建筑于1986年11月完工,当即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进行节能测试。1988年2月由建设部鉴定该分户计量系统系国内首创。 1994年,在华北院气象南里住宅采暖装设了节能计量设施,但尚未达到采暖补贴到户,住户还不是交费主体。更达不到按计量收费的社会经济阶段,告停。这使改革者认识到,光计量不行,还得真刀真枪,按计量收费。 1996年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已在新康小区进行住宅分户热计量的试点,并进行了测试分析,取得了扩大应用的有益经验。 1997年,天津建院设计的凯立花园采暖采用了计量系统。次年冬后,计出节能效果,但未退费。下一年,居民缴费率下降。又过一冬后,开始退节约的采暖费,使计量节能效果得以为继。 1999年~2000年,天津龙潭路住宅采暖节能测试成功,也是经过退费滞后的风波,艰难为继。 2000年~2001年,部示范工程——天津建院住宅,节能率达69%。因为官商行政垄断未能得利,不给退节能费。 已有长春、大连、抚顺和天津等城市,先后由政府部门发布新建住宅实行分户热计费和旧有住宅逐步改造的强制性规定。 2000年2月18日,建设部以76号部长令发布《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供热分配系统应当使用双管系统,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费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其中第二十四条规定:“本规定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供热收费机制改革是一大进步,它解决了交费主体和补贴办法,即变暗贴为明补,谁用热谁交钱。但尚未解决按科学能量单位计量收费。现在所退给住户节约的热费,也还是做样板戏,并非由热源节能降耗真省下来的能耗费。要解决降耗节能,还必须实现计量收费。 用热商品化具体标准之一——住户标准 住宅供热只有以科学单位计量收费,才能驱动用户行为节能。 解决用热商品化的关键是以科学热能计量单位置换延用的福利制平米收费框框。 我国供热行业对用户销售价一直延用每平米收费额。但是每平米耗热量是不确定值。热费必需依照科学单位量纲,而且要面对几十年来的既有建筑。特别是施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前的建筑物耗热量。 天津建院的研究方案创出了推断法。推断法就是要尽可能地将既有建筑的耗热量概括其中,将多年存在的平米热价概括地折算成科学单位热价。 确定计量收费的单价,是整个供热计量收费方案中,计算推导的核心关键。 该研究方案推出的计量热费单价是以平米热费单价为基准,均以基始耗热量。 该院依据国家标准计算出全国各采暖城市的基始耗热量,各地只需查出表中数据,即可运用。 该热价的计算基数是平米热费单价,并以其换算为科学单位热费单价。 平米热价本身的科学性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是采用它作为基数,体现了四方面含义: ⑴各地实施多年的平米热价的合法性依据是该热价都是经各地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实施的。现以其为计算基数免去了测定和主管部门审批之赘。亦可以视其在一定限度内的可用性。 ⑵简便易行。有利于代入计算,立即推行。以尽早改变我国能耗过大的严峻局面。 ⑶变动幅度很小。有利于主管部门、供热单位以及用户三方接受。所变动的部分只涉及节能后的利益分配。且由于其双赢的特性,容易被当事各方接受。 ⑷选择计算基数并论其由此推出的热费单价的科学性,主要是看其对后果的影响。影响的关键就是节能和分配节能效益。由于该单价基数推出的基始热价可以反映出节能效果及利益分配,可被认为在技术经济上是科学的。 中国供热计量收费必须落实到户,这是因为: ⑴中国能耗为先进国家能耗的三倍,且已成为能源进口国,经济增长速度赶不上能耗增长速度。节能降耗是供热计量的首要目标。 ⑵相对于工资收入,能源价格较高,足以影响人的行为。很多人将经济利益排位于舒适要求之前。只有激励措施落实到户,才有明显节能效果。 与供热行业相近且先行市场的供水、供电、燃气等的收费也证明了必须分户核算。过去“吃水数人头,”“点电论灯头”已被取代,亦从负面证明必须科学计热到户。计划经济大锅饭,“不吃白不吃”的不良意识还有不小影响。 ⑶绝大部分房屋保温条件较差。不同节能类级的住房耗热量差别很大。计量收费有利于反促建筑物节能和既有建筑物增设节能围护结构。 ⑷相对的参照对象是一些社会福利水平很高的欧洲国家。那些国家收入水平高;热价相对较低;建筑物节能效果好,住宅耗热量很少。居民已把生活舒适排在首位,在舒适要求调节用量的同时,也起到节能的效果。而一些先行改制的国家,工资低能源贵,激励措施有很大节能效果。 热费=基本热费+计量热费。 基本热费即用户的住房采暖接入供热系统随时可以按个性需要用热的基本服务费。 它体现了管网调控服务及热源服务。热源及管网不可能因某些用户一时关闭而使全系统停供。并且用户也不能全部关闭本户的采暖系统以防冻裂管道造成跑水事故涉及全楼系统损坏。因用户关断进户阀造成的系统冻裂损失自己负责并承担由此影响全楼系统的责任。用户报停时仍应交纳基本热费。 改革后用户报停拒交热费将不允许。这样就减少了供热单位的损失和其它用户为此分摊的损失。 它亦体现住宅建筑内公用部分建筑保温及朝向室内管道散热邻户传热以及热表查读数、维修、更换等方面服务的因素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