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洪海博士:攻克欧特斯两联供产品背后的技术难题
在2014年,空气能行业领军品牌、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欧特斯空气能热水器全面上市两联供产品机组,建立在热泵基础上的冷暖空调机组全面进入市场终端应用,而该款产品背后的技术研发与攻关的领头人就是欧特斯技术总工程师——肖洪海博士。
作为行业内在制冷领域的权威专家,肖洪海博士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曾任格力电器制冷技术研究院商用空调研究所所长、地源热泵所所长,上海成信绿集成技术总工程师等重要职位,目前,肖洪海博士已经获得国家级专利近5项,其中更是由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及行业大奖。2014年加盟浙江中广电器,担任技术总工程师重要职位。
在采访中,肖洪海博士谈到,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空气能热泵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热水的综合应用领域得到长足的进步,但是近年来,在另一个新兴市场——热泵采暖领域,却一直限于低温技术的制约,踟蹰不前。
超低温技术与采暖热泵,是空气能行业开辟另一个细分市场的重要跳板,但是在由热水研发转向采暖领域研发的同时,技术难关不言而喻。
首先是超低温采暖工况不同于普通热泵热水工况,普通的空气能热水器根本不能用来做采暖热泵,一般而言,超低温热泵采暖工况最低达到零下15℃,而普通空气能热水器的低温工况设置是6℃—7℃左右,巨大的工况环境差异,需要采暖热泵更高水平的配置。
其次,超低温热泵机组,面临更为严峻的自然应用环境,这就要求新开发的机组,必须具备更低温度下的更强的制热能效,必须用技术解决蒸发温度、吸气比重、系统流量等多个难题,保证机组的稳定可靠运行。
第三,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制定的《热泵热水机(器)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就要求,新研发的产品必须具备更高的能效标准,必须能够在超低温的环境下仍能高效运行,满足冬季采暖所需。
肖洪海博士表示,为了完成两联供产品顺利上市,攻克技术难关,在长达多天的时间里,整个研发团队基本上天天都是在环境模拟实验室中度过的,一次次的测试,能效比一次次的提高,在一次又一次打破行业纪录的同时,两联供产品整机机组也顺利上市,成为欧特斯空气能品牌在热泵冷暖空调市场上的明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