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策略使格兰仕遭遇尴尬
2007年03月08 00:00:00 来源:民营经济报
冷冻年销售受阻,“价格为王”策略没有给格兰仕带来大利润,相反则挡住了它通往空调转型期的大门。
2000年称霸微波炉市场的格兰仕以20亿元进军空调领域,并宣称把空调的市场价格砍掉一半。到2002-2003年产品投放市场,其销量曾一度跃升至行业前五强之列。
但低价并不是总给格兰仕带来好运。低价策略曾使格兰仕在微波炉市场所向披靡,并占据了微波炉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但这一策略应用于空调行业,却遭受到始料未及的困难。业内人士指出,空调行业格局相对稳定,产业链高度成熟,格兰仕作为行业后来者,在技术和生产成本压缩方面并无优势;空调市场竞争十分充分,格兰仕想以低价占领先机,只能牺牲利润。
但成功进入空调业后,格兰仕所处竞争环境已经改变。国内空调业逐渐成熟,品牌竞争激烈。在行业规模出现萎缩的情况下,包括美的、格力等一线品牌都进一步加强向高端空调产品的发力。当格兰仕意识到这些想要向高端转型时,却不能获得渠道的共鸣———因为一直以来其“价格为王”的策略,令人们很难接受一个“高价”的格兰仕的概念。
业内人士指出,在众多品牌中,消费者只会选择自己认同的品牌,也就是消费者对各个品牌的定位认知决定了消费者的选购。格力是空调的首选品牌,海尔是健康品牌,科龙是节能的代表,海信是变频的代表,美的依靠成本领先占据一方沃土。而格兰仕已经使得消费者形成了低端廉价的认知印象,进军高端市场困难。
格兰仕空调新领导班子上任第一把火就烧向渠道,但只是治标不治本。业内人士指出,低端的品牌形象不拉升,格兰仕要在空调获利并不容易。自建渠道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财力,这都在考验着格兰仕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