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期待三四级乡镇市场爆发
以往很多空调企业对多年来一直在城市市场角逐,他们对消费者的理解只是局限在城市居民,对于广大的农场乡镇市场还仅仅理解为是理论上的未来市场,短期内无法变现。但是,随着中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农场乡镇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家电产品的消费结构此时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专家预测三、四级市场在未来5到10年内将成为空调市场的消费主流。
其实,很多品牌为进入三、四级市场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曾经被碰的头破血流。可是大城市空调市场逐渐饱和的趋势使得三、四级市场的潜力日渐显现出来,进军三、四级市场已是势在必行。但是,怎样认识和切入三、四级市场,这是一个值得厂商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期待:三、四级市场能有大爆发
上个世纪初,空调刚进入市场时还属于高档奢侈消费品。消费目标群体主要定位于宾馆、饭店、办公以及部分先富起来的居民。消费市场相应也集中在大中城市这样的一、二级市场上。随后,一方面,随着空调产业的发展壮大,包括技术的成熟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空调产品的生产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使得空调产品的市场价格不断走低,为其进入寻常百姓家创造了先决条件;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空调产品的消费大大普及。
但是,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增长,空调在大中城市的普及率不断提高,部分一、二级市场呈现负增长苗头已经引起行业人士广泛关注。有资料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空调的普及率已经超过70%以上,仅上海市场2004年度的空调销售额超过35亿元人民币。大中城市一户居民安装多套空调的已不在少数,上海市人均每百户家庭的空调保有量达到了173台。不难发现,空调的主要消费群体不再是初装户,而是逐渐向二次消费和新建住宅的消费群体转移。可见,空调在一、二级市场的饱和度大为提高,还想依靠一、二级市场的市场容量增长来消化产能已不现实。寻找新的市场爆发点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已是迫在眉睫。
为此,各个空调制造企业包括商流企业都已经把进军国际市场和开发三、四级市场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尤其是在国内,很多厂家对三、四级市场报要很大的期望,力图通过挖掘能够出现七、八年前一、二级市场那样的爆发性增长,以消化产能过剩所导致的产品积压造成的巨大压力。
期望是美好的。大中城市家电市场不就是在美好的期望下经过厂商多年的培育、挖掘才形成的吗?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伴随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厂商对农村乡镇市场的期待会变成现实的。
现状:进展缓慢效果不尽人意
国内三、四级市场的潜力的确很大,从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销售实际来看确实如此。在苏南一个小镇的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不算多,年销售五六百万实属平常。在一、二级市场难以再保持高速增长的市场情况下,厂商把目光瞄准三、四级市场就成为必然。
对于三、四级市场的开发,其实很多厂家早就觊觎很久。国内三大品牌格力、海尔、美的中,除了海尔定位较高,消费群体主要针对城市市场外,格力、美的早就通过渠道的优势把触角伸向了三、四级市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否则,当格力与国美相互较劲时就不会那么轻松。格力退出国美这一最为强势的全国性家电连锁后,其销售量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与格力在三、四级市场已有很好的布控有关。
还有一些中小品牌在一、二级市场无法与强势品牌抗衡时,也在三、四级市场上寻找过出路。如一些品牌提出的做局部强势品牌,其内涵就是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一个县或者一个乡镇市场。也正因为三、四级市场的广泛所形成的包容性,使得空调行业的品牌众多,占山为王业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