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规划才能促进新能源较快发展

2009年11月23 08:56:00 来源:制冷快报

实际产能才是关键数据

“实际上,无论是工信部、发改委,还是科技部,都没有公布一个准确的产能数据,所以,产能过剩的结论经不住反推。”时隔两月,麦肯锡公司光伏产业咨询师江克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仍然坚持称,“规划产能”和“实际产能”有差异。

根据麦肯锡公司的独立调查,目前的“产能”数据,主要来自各级地方政府的公布。而这些主要是“规划产能”,显示了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雄心和热情”。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家华此前也主张“产能过剩说”,但他一直坚持,实际产能的统计数据才是争论的基础和关键。

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科技部是新能源产业的主要推动者,本着科技强国的理念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他们当然希望新能源快速发展。那么,在总量方面,肯定会有较快增长。这难免让人产生过剩的感觉。

而国家发改委,则是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者,其对产能总量及产业布局,都具有决策权,因此,国家发改委的态度偏于谨慎也是可以理解的。否则,社会舆论又要戏称“中国多晶硅产能超出了全球总需求的两倍”。

江克林则认为,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调查清“实际产能”的确切数值,显得非常重要,否则,无论政策制定者,还是产业投资者,只能是“盲人摸象”。

产能规划合理化有更高要求

对于新能源产能过剩问题,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地方政府或许是产能过剩的主要背后推手。针对新能源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规划需较其他行业更加合理化。

江克林就举例说,在多晶硅生产主要省份——四川,2007年产量700吨,2008年突破2000吨。仅在乐山、雅安两地,今年已建和在建的多晶硅产能已超过5000吨。预计到2010年,总产能将达到3万吨以上。

“有些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资的目的,非要建设什么中国硅都。有些地方政府把新能源产业作为考核绿色GDP的指标之一,则大干快上多晶硅项目。”国内某知名多晶硅生产厂商向本报记者如此分析。

“有的地方是个别企业在大力推动政府,特别是一些参与其中的国有企业。”中国能源研究会副会长鲍云樵告诉本报记者,就像地产行业推动地王的情况一样,一些大型国企也介入了新能源行业,而这些国企,往往并没有相关资质或开发能力。

“科技部的观点是,技术进步根本上看还是需要由市场来推动,那就需要先鼓励发展,然后再优胜劣汰。”前述中国社科院专家告诉本报记者。

“说到底,行政机构不能过多介入,不能靠自己制定的标准过度限制行业发展,否则,任何行业都会走入歧途。比如现在的财政扶持政策,就需要理性调整,否则,会让市场产生需求端的幻觉。”鲍云樵说:“新能源产业规划才是政府各主管部门应该主抓的事情。”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