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质为灵魂 2015海立蓄势待发
在这个消费者对产品越来越挑剔的时代,任何企业都没有资本拿消费者做实验。就像海立,唯有以可靠的质量、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设计,才能够不折不扣地在产品上体现。
质量,质量,还是质量
2014年,面对历史最高水平的库存以及需求继续低迷的终端市场,空调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同样的产品,一样的价格,消费者一定会选择质量好的那款产品。对企业来说,在市场剧烈变革的态势下,机遇来自消费者的认可。可见,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也关乎企业员工的发展和利益。
为持续给顾客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海立集团上海日立近期召开了总结回顾质量管理的专题会议--2014年度质量大会,四地五厂六中心共计240余人出席,将市场信息和质量要求直接传递到每一位员工。
质量是“魂”,多管齐下共塑“灵魂”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上海日立2014年度采用多管齐下的方法,启动和加强样板线建设、强化四地五厂质量工作的交流、统一质量标准等系列工作,为2015年持续推进“HQE工程”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例如:建立高标准的质量管控体系,以专项改善为基础,以预防工作为支柱,完成IQ工序标准件、重点工序防错试错件标准制定。构建先进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广质量双归零的管理方法,再建立周、月的问题点对策跟踪机制,逐周逐月督促责任者及时完成对策,确保问题点不会再次发生。
同时实施品质保障前移,严格管控零配件供应商,针对重点供方,采取“驻厂督查”、“飞行检查”、“建立不良图谱”、“改善检测”等方法,把零部件质量问题的源头杜绝在厂门之外;对于属地化供应商则采取了延伸管理的方法。
在做好质量保证的同时,上海日立2014年开展了大量质量文化建设活动,例如,举办异地工厂质量交流、质量月宣传、质量知识问答、质量能手评比、IQC质量培训、质量检验员技能大比武等。
抓好产品质量就是最好的成本管控
过硬的产品质量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家电制造业的常年课题——成本管控。假如企业的每一道生产工序都运转流畅,不出现报废品,效率自然就高。如果有产品需要返工,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自然就高了。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好杯子成本5元、售价10元,卖两个好杯子可得20元,去掉成本可赚10元;如果报废一个杯子,就不赚钱,算上人工等费用还赔钱,这就是质量管控带来成本效应的简单例子。
2014年度,海立印度和绵阳工厂就通过提高整机直通率,减少废品损失,提升场外质量;落实及加强质量人员培训,从关注产品转化为关注过程。
2015年的质量目标——“零”质量事故
海立集团上海日立总裁郑建东在质量大会上要求:2015年要改变以往质量数据统计方法,质量改善的方法要从重结果改变为重过程,要把质量成本率作为一个重要的质量考核指标,如此方能大幅度减少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才能保证场外的质量。场外质量事故要达到“零”目标,决不能让任何有问题的产品流向市场。郑建东表示,2015年,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都非常严峻,希望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把产品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企业提供决战市场的资本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