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期待话语权
近年来,我国对有色金属、能源等大宗原材料的需求量急剧扩大,但在价格制定上却处于劣势地位,争夺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已刻不容缓——
(空调制冷大市场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 2007-03-30 第06版 )
锌期货反映新价格
中国期货市场上又增加了一个新品种——经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日前正式推出了锌期货。这是继铜和铝之后,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的第三个金属期货品种。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上市仪式上表示,国内上市锌期货,不仅有助于贯彻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对增强我国对国际锌价的影响力将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中国期货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在国际商品价格制定上也有望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近年来,我国锌产量持续高速增长,截至2005年,我国锌产量已经达到271万吨,连续9年位列世界第一位,占到全球锌产量的26%;同时,自2000年起,我国的锌消费水平就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消费国,截止到2005年我国的锌消费占到了全球消费的28%。
但是,作为锌产量与消费量的第一大国,我国的涉锌企业在买卖锌产品时,基本处于“唯国际价格是瞻”的处境。国际市场上的投机者往往利用这一因素,大肆抬高锌价,使国内企业在原料采购过程中蒙受重大损失。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情况?
重要一点就在于锌期货在国内市场的缺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恭敏说:“之前,我国缺乏像铜和铝那样的锌期货交易机制,这导致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贸易活动中,我国企业只能参考国际锌期货价格,国内企业丧失了市场定价过程中的话语权。”
只有在国内推出规范、高效的锌期货交易,才能客观反应国内锌市场供需情况,并将所形成的价格信号传递给国际市场。深圳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水鉴认为,随着上海期货交易所锌期货合约的上市,我国锌期货价格必将成为国际锌价的重要参考,这将有利于逐步确立中国作为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全球锌定价中的地位。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