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温度监测智能芯片读出冷链温度曲线
2012年10月09 09:13:00 来源:制冷快报
据制冷快报了解,在蔬菜、牛奶、肉制品上贴一张温度标签,就可以看到农产品从出厂到冷链运输到终端的温度曲线。这些神奇的温度标签均是香港科技大学杭州物联网智能技术中心持续性温度检测智能芯片产业化的成果。
日前,光明鲜奶变酸遭952人投诉,就和冷链有关。“这一牛奶变酸的事件,引起市民关注。变酸原因就是冷链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导致牛奶变质。”香港科技大学曾明哲协理副校长说道。而杭州物联网中心持续性温度监测智能芯片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香港科技大学梁锦和教授介绍,这是种具有环境感知功能的无源超高频智能RFID芯片。“这种技术在全球也是首创。嵌入这种芯片的温度标签是不用电池的绿色产品。”
蔬菜、奶制品、肉制品等农产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需要温度监控来保持产品新鲜度。据介绍,这种芯片可以在零下40摄氏度到60摄氏度的冷链环境中工作。“它可以贴在每一个牛奶、肉制品等产品上,每个单品的温度曲线一目了然。”梁教授介绍。
不过,目前该芯片技术已经和杭州和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率先在医疗行业实现产业化。现在病人量体温还得依靠体温计。不久将来病人自己在身上贴一张“体温贴”,就可立马看到体温度数。“这种体温测量的误差也很小,可精确到正负0.1度。”梁教授补充道。这种体温贴可自动、实时采集和保存体温数据,还会识别病人身份,实现体温远程监控和预警等功能。“这种体温测量方式可以大大减轻医护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还能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
由于芯片面积小,制造成本也较低。“最快明年春天,带有这种芯片的体温贴将首先在杭州出厂。”杭州和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晟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