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2006年生存展望

2005年09月26 10:38:00 来源:制冷快报
对于中国空调业而言,经历了2005冷冻年度之后,幸存的每个品牌几乎一致性地发出了“艰难、忧愁、迷茫”的感慨,利润率持续下滑,产品同质化没有根本变化,市场严重供过于求,渠道竞争白炽化,大家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谨慎与无奈。对于即将开盘的2006冷冻年度的空调市场来说,空调业走向何方,怎么走,成为每个空调品牌掌门人“最大的心痛”。

赢利、“人脉”才是硬道理

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维持现状就是最大的风险,作为空调业来说,从400多个品牌到不到100个,再到现在的三十几个,淘汰率越来越高,淘汰速度越来越快。从出局的这些品牌看,大多数是没有把企业的赢利性和长远的发展观作为根本,企业自己犯了错误,单纯重视“百米冠军的冲刺”而忽略了做企业是漫长的“马拉松之战”,最终让企业过得相当艰难。

在对待企业赢利性、增值管理环节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员工的努力能够给企业带来增值,能够为企业解决更多的问题,重赏员工、重视激励也是难得而最有效的方式,如果企业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树立了这样的榜样,那么整个团队的努力就会把企业带入良性循环的境地。

超级营销,轻松赢得未来

100多年来,空调无论如何升级换代都没有摆脱制冷制热这一概念,无论是无氟技术还是变频技术,无论是网络控制还是外观千变万化,制冷制热就是空调的职责,其余的概念都不是致命的,如果你不在质量控制和技术稳定上下工夫,今天的消费者不会买你的账,未来更不会青睐于你。

在中国家电业营销就是建立信赖感。要让顾客接受你的产品,必须把做好产品放在胜于你生命的位置上;要让市场长期接受你的品牌,必须让市场信任你的品牌。因此营销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企业家的人品再现,就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本钱,信赖、真诚、真实,在营销里一个都不能少。

现金为王,失败了再站起来

空调业是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所以有它特有的“淡季打款、旺季提货”的销售政策。但随着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这个政策变得有些脆弱。随着2005年空调产能的扩张和国内市场的饱和,自有品牌的空调产品能否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已经不再是民族工业的“面子”问题,而是产能消化的“生存”问题。

在变化莫测的空调行业里,一味盲目随着外在环境变动并不能保证生存,2006年中国空调企业更必须练好“内功”,做好生存战略这门重要的功课,才能明辨哪些才是真正的机会,那些是必须绕过的陷阱。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