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过多导致沪铝仍维持弱势震荡行情
近日,空调制冷大市场统计显示,8月伦铝冲高后单边下跌,在2000美元获得支撑出现反弹。2000美元位置也是前期震荡区间的上沿附近,在此位置支撑力度较强。从月线上看,本月伦铝收出一根跌幅超过6%的阴线,但高点和低点均较上月有了一定的提高,长期上涨趋势依然没有被破坏,但短线显现出弱势。
国内方面,沪铝走势稍强,由于当前价格接近成本价,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和提高企业电价提振了铝价,沪铝在15300附近得到支撑,从月线上看,沪铝在16000上方压力较大,短期内依然无法摆脱弱势震荡行情。
宏观经济形势
美国7月非农就业人口下降13.1万,差于预期的下降6.3万,且为连续第二个月就业人数下降。7月失业率为9.5%与上月持平。数据显示7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增加7.1万人,不及预期增加9万人,由于美国人口普查工作结束,前期招募的临时工离开岗位,导致政府部门就业人数减少,而私营部门增加的就业人数不足以抵消临时工减少的数量。就业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加重对美国经济再次下滑的担忧,市场对美联储重启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也再度升温。
美联储在10日召开的货币会议后作出了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于0至0.25%区间不变的决定,并决定把到期的抵押贷款债券回笼资金用于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以支持逐步放缓的美国经济复苏势头。美联储在政策声明中做出了近一年多以来最悲观的经济展望,认为美国的经济复苏将较预期更为疲软。
市场普遍把美联储的决定解读为美国经济复苏仍然脆弱和不可持续,如果经济出现进一步恶化的迹象,美联储将采取更为激进的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增长。
我们认为若只考虑私营部门的就业增长,美国就业状况仍然在逐步改善当中,但是步伐缓慢。受高失业率以及消费者对经济的预期更加悲观的影响,美国个人消费开支的增长的持续性值得怀疑,美国经济很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为摆脱这种局面,未来美联储采取所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大,当前美联储采取的购买国债的措施,可以被看作是较温和的变相量化宽松。
日本公布的调查显示,因在今年稍早快速复苏后海外需求降温,日本7月制造业扩张速度为四个月来最慢。经季节调整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52.8,低于6月的53.9,且为3月的52.7以来最低。但该指数已经连续第13个月处于50的荣枯分水岭上方,显示日本制造业依然处于扩张期,经济状况未出现明显的恶化。
欧元区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6月的55.6增至三个月高点56.7,市场预期中值为56.5。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目前已经连续10个月超过50,表明商业条件改善。按国家分,意大利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54.3增至54.4,预期中值为54.6;法国由53.7增至53.9,预期为53.7;德国持稳于61.2,符合预期。欧元区制造业的扩张主要由德国带动。
库存情况概述
从近期库存变动情况看,伦敦交易所铝库存依然维持在440多万吨的高位,每次期现价差稍有收窄,伦铝库存均会大幅增加,这显示出市场上现货供应充足,下游需求并不活跃,因此贸易商和生产商希望通过期货交割的方法以比现货价格更高的价格卖出原铝。
巨量的库存依然是制约铝价上行的最主要因素。
美国市场状况
美国房地产经纪商协会(NAR)宣布,7月份的二手房销量环比重跌27.2%,这一降幅创下了有关统计设立以来的最高纪录。二手房销量的重跌主要与联邦购房抵税政策的到期有关。
数据显示,7月经季调并年化的二手房销量为383万套,明显低于6月的626万套,其中独户房屋的销量创下15年来新低。上年同期的二手房销量为514万套。7月未售出房屋的库存增长2.5%,至398万套,这相当于12.5个月的销量,库存/销售比创下1999年末以来新高。
市场预计7月的二手房销量环比降至470万套。今年初,许多购房者为享受最高可减税8000美元的临时性抵税政策而把购房计划提到4月底之前完成,这种透支消费的行为导致了近几个月二手房销售数据持续下滑。
中国市场状况
国际铝业协会(IAI)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7月原铝总产量较6月增长2.8%至205.4万吨,6月为199.9万吨,较2009年同期增加5.3%。全球7月原铝日均产量降至66,300吨,6月为66,600吨。IAI同时公布,中国7月的原铝日均产量降至45,700吨,6月为47,500吨。中国7月的原铝总产量从6月的142.4万吨降至141.7万吨,2009年同期为108.8万吨。
消费方面,7月铝材产量环比略有下降,达到183.2万吨,同比增长16.1%。
从房地产的行业情况看,7月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下滑到1174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8%,但同比仍增长66.5%;施工面积15872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2%,同比增长43.6%。国房景气指数达104.72,继续微幅下滑。总体来看,由于同比仍然增长,因此环比的下滑更大可能是由于天气炎热造成的开工率降低,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所起作用相对有限。
从交通运输行业来说,7月汽车产量出现小幅下滑,7月我国生产汽车134.2万辆,环比下滑5.9%,同比增长17.1%。预计全年产量将超过1500万辆,同比增长15%左右,下半年产量将继续小幅回落,对原材料价格构成负面影响。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前景依然可长期看好。首先,我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单位国土面积汽车拥有量和单位公路汽车拥有量均低于美国、日本、韩国等其它国家,汽车消费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其次,我国汽车内需的最大动力在于城镇化率的提升,特别是城镇化率低的西北、西南、华中区域的汽车需求潜力更大;另外,中西部城市的R值(汽车市场的平均价格与人均GDP的比值)已经开始靠近“3”这一汽车消费启动的临界点,继一线城市需求爆发之后,未来刚性需求将主要来自于中西部区域。
在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的刺激政策支撑下,我国家电行业继续保持着年初以来的高增长势头。我国7月冰箱和空调产量基本与6月持平。7月冰箱产量771.3万台,同比增长21.5%;7月空调产量1035.4万台,同比增长32.9%。
商务部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674.9万台,实现销售额160.1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8%和82%。
1-7月份,全国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3926.8万台,比上年同期增长1.8倍。虽然家电产销量依然处于增长态势,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近期增幅出现明显的回落迹象,预计下半年家电产量会继续回落,将对下半年的铝材等原材料消费构成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下半年铝消费逐步进入淡季,下游需求不旺和库存居高不下将对铝价构成巨大的压力。但我们依然长期看好中国的铝消费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