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才有话语权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控制从设计、制造到渠道的整个产业链,它与其他企业的竞争就是系统的竞争,在行业中就有了话语权
我国家电业几十年的起起伏伏,见证了中国制造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而在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抱怨成本上升,制造业已变得微利、甚至无利可图之时,传统制造业下一步该如何走?
20年来,广东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从制造到创造,从低端到高端,连续16年获得空调行业产销量冠军,实现家用空调产销量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的业绩,给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案例。
专业化?多元化?
专注专业,逼出来的创新
1991年,广东珠海的小厂格力开始造空调,20年后,拥有600多亿元营业收入的格力继续做空调。而同一时期的很多家电企业早已涉足地产、电子消费、现代服务等多种业态。
“做多元化的投资,格力在资金上早就具备条件了,但是我认为,搞多元化、搞资本运作,心态容易浮躁。想拥有尖端科技,企业必须静下心来做研究,更需要耐得住寂寞、抵住各种诱惑。”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说,前两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曾有企业提出把工厂白送给格力,格力也没有接受。“那个工厂不适合格力的发展。”
“选择专业化意味着企业前面始终只有一条路,没有后路可退。”格力电器副总裁望靖东告诉记者,专业化倒逼格力不断创新,由此获得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占据市场主动权。
在格力产品展览厅,从各具特色的家用空调机,如太空舱式空调、丙烷空调、太阳能变频空调,到各种空调零部件高效离心机、超高效定速压缩机,甚至小到一个电源插头,都显示出格力在空调行业内的深耕细作表面上虽然产品单一,但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实现了关键设备、核心技术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实现从设计、制造再到渠道的整个产业链控制,它与其他企业的竞争就是一个系统的竞争,而不是一个产品的竞争,也不是某一段成本的竞争,企业在行业中就有了话语权。”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教授指出,这要求企业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与资本投入。
创造啥?制造啥?
日积月累,磨出来的创新
在超安静环境中“倾听”空调声音,在天寒地冻、狂风暴雨等极端恶劣气候下“挑战”空调生命力……走进格力噪音实验室、环境实验室,记者体验到十分有趣的各种实验。其背后,是一年30亿元科研投入、4500多名研发人员、300多个实验室的支撑力量。“格力转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格力中央空调负责人谭建明表示。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