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科龙海信有点后悔
2007年01月25 00:00:00 来源:IT时代周刊
海信要做国内家电行业龙头,收购科龙即为最大的筹码。但面对2006年的持续亏损,当初作出收购决定的海信集团掌门人周厚健却流露出后悔之意。
2007年1月6日,周厚健公开坦言,海信空调(海信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以9亿元代价对格林柯尔所持科龙26.43%法人股股份的收购原定在2006年之前,最晚不得超过2006年3月,但实际上一直到去年12月14日才完成股权过户手续,这距离2005年7月与科龙原第一大股东格林柯尔达成收购意向的时间已过去17个月。“若知道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海信肯定不会参与这起收购。”周厚健说。
时间拖延过长的原因主要是海信在收购过程中意外发现科龙呆账坏账过多,但据《IT时代周刊》从相关人士处了解,真正让周厚健后悔的是自从2005年9月开始进入科龙以来,海信空调的努力并没有使科龙摆脱持续亏损的噩梦,这个曾经无限辉煌的家电企业,如今正处在退市的边缘。“曾被寄望为金蛋,现在不过是一吞钱机器,海信方面肯定失望了。”该位人士语。
值得玩味的是,在2006年10月中旬举行的海信集团第三届全球客户大会上,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当时曾表示,依托海信和科龙强大的产能及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到2010年,科龙将以400亿元年销售额成为“国内第一白电”。
家电行业著名分析人士罗清启认为,周、于二人言论的背离实质上反映入主科龙后海信空调的矛盾心理。他指出,海信意图与科龙强强联合并助力后者问鼎国内白电霸主的设想虽然大胆,但17个月难改败绩的糟糕表现,却已经证明了其中的困难远超其当初想象,“这不能不让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