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较真”出的核心科技

2012年02月18 13:35:00 来源:制冷快报

制冷快报 - 2012年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谢家麟院士、吴良镛院士颁发奖励证书,格力变频空调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成为历年获奖企业中唯一的专业化空调企业。

两个月前,在珠海举行的一场技术鉴定会上,十几位权威专家一致认定,格力的新科技“高效直流变频离心机组”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骄傲地夸耀着这个新降生的“孩子”。她说,每逢这种大会,都是她最开心的时刻,正是这些年辛苦孕育的“宝贝们”,让格力逐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成为一家与众不同的家电企业。

这一天,是欢快的。但之前的数月、数年,几千几万个小时,格力的研发团队却是困惑、焦虑乃至狂躁的。2001年之前,格力落后世界领先空调企业何止十年、二十年,他们的使命,是要用短短几年时间,研究出花钱都买不到的核心科技,追赶并超越世界领先企业。

朱、董的科技情结

平时,如果朱江洪不在办公室,那他多半在负责研发的副总裁黄辉那儿,他们喜欢那样面对面坐着,一聊半天。

1970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的朱江洪,是家电企业里少见的“知识型企业家”。他相信“科技改变企业命运”,不仅源于他的教育背景,更重要的,是因为格力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挫折。

90年代初,幼小的格力处于“无技术、无管理、无质量”的三无时期。朱江洪带领团队推销空调非常艰难,还多次因为质量问题遭到客户的投诉。有一次,客户使用空调时出现故障,结果发现是叶片间附着了一小块海绵,这让客户对格力空调的信心大打折扣。

朱江洪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寝食难安。“我的危机感一向很重,可能有些人觉得没什么,但我要对格力负责。”朱江洪的表情很严肃。为了严格杜绝质量问题,他颁布了格力历史上著名的“总经理的十二条禁令”,彻底改革格力的质量管控体系。

改革一个国营工厂,让习惯了拖沓松散的员工们紧张起来,对产品质量锱铢必较,无疑是一场艰苦的变革。但员工们没想到,朱江洪虽然平时随和好说话,但“较真劲儿”一上来,谁也挡不住。

很快,格力的质量有了明显好转,格力也树立了严谨科学的企业文化,而朱江洪的个人威信,也在这次改革中得以增强,可以说真正成为格力的灵魂人物。

接下来,他把“较真劲儿”用在了研发创新上。

第一次让朱江洪尝到“创新”的甜头,是一次偶然的“灯箱事件”。

一次,朱江洪在美国某机场看到自助饮料机上的弧形灯箱很漂亮,回国后便尝试将灯箱嫁接到空调柜机上,结果新产品一炮而红。那次“技术微创新”,让朱江洪深刻体会到创新的重大价值。

“我渐渐发现,不少曾经辉煌但没有关注研发的家电企业,已经被人们淡忘了。”朱江洪从倒下的对手身上,也看到了一种必然的规律。

另一次强烈的刺激,让朱江洪对于核心技术研发,有了更迫切的渴望。曾经,格力和绝大多数中国家电企业一样,认为核心技术研发并不难,再不济还可以依靠向日本、美国等领先家电企业购买实现。于是,2001年,他们信心满满地接下了一笔一拖多空调的业务,结果未能按期研发出一拖多技术,朱江洪孤注一掷,带着上亿资金亲赴日本购买该项技术,谁料却被日本空调公司断然拒绝。

“这是我们的核心技术,你花多少钱我都不卖。”对方公司的社长没有提供任何转圜余地,将朱江洪请出了大门。那一刻,朱江洪醒了,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核心技术唯有靠格力自己研发才能获得。

于是,他开始破釜沉舟、不遗余力、不计成本地支持科技研发。“我们买研究设备就要买最好的,最好说明最精准。”他对研发部门申请的费用,只要合理就批。他与研发部门几乎保持着无缝对接,成为研发团队的稳定剂和心灵按摩师。甚至,在新产品销售出现问题时,朱江洪也常常先找销售的问题,对研发团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这让其他部门的员工都羡慕不已。

如果说有朱江洪是格力的福气,再加上一个给力的董明珠,格力就实在太幸运了。

一个做营销出身,甚至做到“销售女王”的女总裁,一谈到研发就眼睛发亮,这在许多企业,都是罕见的。“我把销售做到极致,才深刻体会到产品是营销之本。没有好的产品,再好的营销也没法持久。”

在朱江洪和董明珠的一致支持下,近十年来,格力对于核心技术研发的较真,便超越了任何一家中国家电企业,甚至超越了那些发展逐渐放缓的世界知名空调企业。格力研发系统人数逐渐增加到5000多人,2007年又单独成立研究院。而朱江洪在企业内部的关注重心,也正是研发部分。朱江洪提出,“核心技术是企业的灵魂,创新是企业的脊梁”,后来又提出一句话,“科技救企业、管理兴企业、效益促企业”,这些都被不断从上至下灌输给每一个格力人,形成的企业文化和组织能力的一部分。

突破关键技术

格力技术研发的重点,是眼下消费者耳熟能详的那句广告词,“掌握核心科技”。

从实现一拖多空调到被鉴定为“国际领先”的高效直流变频离心机组,再到近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变频空调技术,每一次关键技术的孕育突破,都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如果仅仅是重视,而缺乏足够的耐心和韧劲,格力根本无法坚持到每一次黎明到来。

谈起格力变频空调技术的研发经过,无论是负责研发的副总裁黄辉还是制冷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制冷院)副院长张有林都感叹,这是一次超出计划的突破。

原来,经过6、7年的研发,2007年格力实现了直流变频在空调上的应用,但在内部人看来,这仍然沿用了日本的一些技术思路,与国际新技术相比,没有大的突破。同时,格力空调生产遇到了另一个严重问题,虽然最低频率可以不断降低,但沿用原来的方法,开发一个压缩机需要约三个月。格力与一些日本空调企业不同,后者产品类型少,压缩机需求小,因此开发周期长并无影响。而格力机型多、产量大,需要采购大量压缩机。而压缩机供应商众多,各种电子元器件供应厂家也不同,造成压缩机生产慢,无法应付大量的产品开发。

于是,朱江洪提出,能否将压缩机的开发周期,由3个月缩短至1周。于是,研究团队按照新思路开发,从15赫兹做到10赫兹、6赫兹,最后,在2010年提出冲击1赫兹。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