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集中供暖住户2010年达七成
从青岛市发改委获悉,为解决城青岛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能源供应瓶颈问题,本青岛市将在五年内投资599亿元,在石油天然气、电力、城青岛市供热、节能和新型能源开发四大方面重点建设,到2010年使青岛市区七成住户实现集中供暖(热化率70%),使管道气化率达到80%、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5%以上。
七成住户集中供暖
五年内青岛市区将新增供热面积7890万平方米,达到9945万平方米,热化率70%,热电联产比重超过38%。
据青岛市发改委能源与交通处处长刘凯介绍,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本青岛市青岛市区集中供热面积只有2804万平方米,占青岛市区居民住户总数的36%,在全省17地青岛市中处于中下游水平。按照规划,5年内,将重点建设水清沟、碱业三期、李沧东、金田、黄岛A区等20个新建、扩建热电联供项目以及浮山北、沙子口等5个供热站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02亿元。
八成居民用上天然气
青岛市五年内将新增天然气供应能力5.87亿立方米,达到6.23亿立方米,青岛市区(青岛市南、青岛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管道燃气气化率达到80%。
“解决目前青岛石油天然气供应问题的关键是中石化在胶南即将建设的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项目。”青岛市发改委能源交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装卸300万吨液化天然气,能保证整个青岛乃至半岛地区天然气供应。
供电压力大幅缓解
五年内全青岛市能源产供能力将达到3456万吨标准煤;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48万千瓦,电网最大网供负荷达到600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21亿千瓦时/年,供电可靠率(即不出现停电事故的概率)达到99.995%。
另外,青岛市在节能和新型能源开发方面,将形成城镇利用垃圾发电、沿海发展风能、海洋能、北部发展地热能、农村充分利用生物质能、全青岛市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能源新格局。那些常被农民遗弃在田地中的秸秆将成为用来发电的“宝贝”。按照规划,“十一五”重点建设平度秸秆发电项目、20处大中型沼气工程等项目。预计总投资52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年替代常规能源70万吨标准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