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已进入连续亏损境地
现在,中国热电联产行业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一边是热电领域的外资在全线撤退;一边是两家国有商业银行明文规定要从单机13.5万千瓦以下的热电联产行业中退出。
中国不需要热电企业?
截至2003年底,中国热电企业接近2000家,全国6MW(兆瓦)及以上热电机组2100余台,发电总容量逾4300万千瓦,承担全国工业供热量的八成,民用采暖供热量的四分之一强。在电荒时代,热电企业竭尽全力作着贡献,2003年,占全国发电总量9%的电量来自热电联产行业。但是,现在热电行业却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热电企业为何不能有所作为?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王振铭说:“热电联产企业正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虽然热电的能源效率在45%以上,大于火电发电的35%,但是热电厂比火电厂负担要重很多,热电厂的基本建设投资约高于同容量火电厂30%~50%。热电厂容量一般较小,多数热电厂均是汽车运煤,而且耗煤量比大型火电厂少,煤价要比火电厂高10%~20%。目前实行的“煤电联动方案”只适用于省级电网以上的大电厂,热电企业尚未享受到这个优惠政策。另外燃料供应和电价也受到“歧视”。如果简单的将热电厂与火电厂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热电厂竞争力很小,必将处于弱势,热电企业生存状况日益恶化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真要让热电企业“山穷水尽”?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表示,热电联产的优越性是比较明显的,如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城建占地以及提高供热质量等。如果不发展热电联产,中国的节能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无法成为现实。热电联产已被全世界公认为提高能源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是我国《节约能源法》明确鼓励发展的技术,被列入《节能中长期规划》中的“十大”重点节能示范工程。《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也明确将热电联产作为2005年启动的七项工程之一。可以说热电行业是应该大规模发展的阳光行业。
如何发展热电企业?
政府应该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一要根据“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的原则,给予热电企业减免税收的特殊优惠,热电并网和电价也要给予照顾;二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支持环保节能的热电企业,要雪中送炭不要雪上加霜;三要鼓励热电企业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同时政府可以筹集专项资金在适当时机支持热电企业发展。
鼓励和支持热电企业发展,让热电企业“柳暗花明”,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