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内企业家们的生存之道

2006年09月05 09:54:00 来源:制冷快报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科龙电器)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主营产品包括冰箱、空调、冷柜、小家电等。2005年4月底,它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被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 由此身陷命运未补的危机之中而无法自拔。本文对此事件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科龙危机”浮出水面

2005年4月29日,科龙电器正式公布了2004年年报,其中高达6000多万元的亏损额引人注目,这与去年前三季度还盈利2亿多元的情况相去甚远,当时便引发了各种猜测。2005年5月10日,科龙电器发布公告,称“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已被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从6月17日至6月29日,科龙电器停牌12天。6月30日虽复牌,但股价频频走低,同时关于科龙停产和转股的传闻四起。

在科龙危机浮出水面之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公开与顾雏军“叫板”,指出顾涉嫌挪用科龙资金收购其他三家内地公司,采用的是“借鸡生蛋”的手段。并在随后声称所有的推论都有充足的资料。

科龙电器是格林柯尔系旗下的旗舰公司。事实上,以顾雏军为掌门人的格林柯尔系,在资本市场四处收购而资金来源一直是一个谜团。目前,顾雏军手中已经拥有4家A股公司(科龙电器、美菱电器、亚星客车和襄阳轴承)和1家香港创业板公司(格林柯尔科技)。

停产风波:淡季提前到来?

2005年7月4日下午,科龙整合传播部部长刘伟湘就有关科龙停产的传闻解释说,由于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信用受到影响,导致供应商对货款支付时间缩短或要求现款,银行也对公司持审慎态度。同时,经销商打款比较少,这些因素导致目前公司资金链比较紧张,生产的确受到一定影响。

他说,空调部分停产是和目前处于淡季有一定关系,往年同期一般也不生产,况且空调销售目前已基本完成年度计划;冰箱目前日出货量在5000至8000台左右,下降了约30%~40%,往年正常出货量一般为13000~15000台左右。

据一位领班透露,科龙空调公司已经完全停产,科室人员基本都放假回家,生产车间没什么工人。冰箱生产线上也仅有两三款冰箱在产,大部分型号的冰箱已经全部停产。他说,理论上空调和冰箱的生产淡季应该是8月份,但今年从5月起生产节奏就开始放缓,往年不放假的“五一节”今年也放了5天假。放假回来后,忙了一个星期就基本没有什么活了。而同在顺德的美的公司说,现在正是生产高峰时节。

科龙高管证实欲出售科龙电器

2005年7月6日,科龙高层首次证实说已有10多家企业对收购科龙表示过兴趣,目前科龙与几家企业正在正面接触收购事宜,其中包括一家大型国企。业内人士对此指出,按照企业收购案操作惯例,如果收购双方没有达成协议,一般都不会对外透露并购情况,科龙主动对外证实正在接触收购企业,说明科龙想借机寻找一个好买主,顾雏军可能已经决心出售科龙。

先后有TCL、美的、长虹、伊莱克斯等企业卷入收购科龙传闻,但是这些企业先后对收购绯闻进行了否认。科龙也对媒体表示外界的收购传闻都是“假消”。

科龙整合传播部部长兼新闻发言人刘伟湘表示目前已经有10多家企业主动接触科龙,仍有几家企业正在正面接触科龙收购事宜,这些企业涉及重量级外资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在谈及伊莱克斯是否接触收购科龙时,刘伟湘表示,他们比较青睐于外资企业,但关键还是要看对方的报价。据悉,顾雏军正与其中一外资企业洽谈出售整个广东格林科尔。广东格林柯尔同时为科龙和美菱大股东,分别持股26.43%和20.03%。外资企业出价3.5亿美元。刘伟湘表示,目前谈判已进入价值评估阶段。 至于正在正面接触收购科龙的这家大型国企,刘伟湘透露,该企业是一家广东省外的企业,这就排除了此前所传的TCL和美的。关于这家企业的详细情况,刘伟湘表示还不能进一步透露。

专家建议:

从国内规模最大的制冷家电企业沦落为今天的局面,折射出中国空调业内企业家们的不足和短视。所以记者在此建议广大的制冷暖通空调业主们,一定要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利益和期望值,一旦员工的利益与期望值得不到实现的话,那么企业主的情况就如同科龙一样,下场会极惨。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