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高能耗何时到头
习惯了开发大户型、通透式阳台的留美楼宇设计师张泽元已经是第三次来到广西侗族吊脚楼考察了。在他的心目中:吊脚楼、四合院、陕北窑洞……这些中国传统的民族建筑,举手投足间蕴藏着深刻的节能理念。
节能理念
张泽元仅仅是众多建筑设计师的一个缩影。在“2005城市可持续发展南宁国际会议”上,节能、简约、人性化成为人居展最大特色。
中国建筑部门的统计表明,处于城市化高潮的中国。每年约有18 00万人正从农村迁往城市。每年城市里新建建筑的面积大约有10亿平方米,农村建筑也在10亿平方米左右。上海一个市一年的新建建筑面积就相当于整个欧盟一年的新建建筑面积。中国每年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约为1万亿元人民币,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为5000亿元人民币。
能耗之痛
与此同时,建筑能耗却成为中国发展的巨大“心病”。中国现有超过400亿平方米的住宅,其中几乎都是高能耗住宅,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倍。中国的建筑能耗占到国家全部能耗的32%,已经成为国家最大的单项能耗行业。
中国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说:“蓬勃发展的建筑产业迫切需要节能思想和节能理念的注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来自新加坡的国际知名设计公司“雷迪亚诺”在中国开拓市场的经历恰恰证明了这一点。2003年公司在陕西西安以“欧陆风情”为主题开发了大型楼盘,但由于当地常年干旱少雨,气候条件与新加坡相去甚远,导致楼盘销售不畅,入住率低。吸取教训后的公司针对不同地方特点,从传统建筑中吸取养分。如在广东开发以吊脚楼为特点的楼盘,小窗隔热,两侧多巷道通风;江浙一带楼盘开发则融入合院式住宅的理念。这些楼盘很快销售一空。
节能核心
众多专家认为,节能建筑最大的障碍在于建筑成本的投入。按照权威部门的预测,每平方米多投入300-400元的成本就能达到节能目的,但这笔投入无形中增大了开发商的运行成本。企业“逐利”心态与建筑的节能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但中国传统民居的设计和用料却给建筑师以无穷启示。丹麦装修公司“开比亚特”独立设计师米兰德·雷凡诺测算表明,如果就地取材,节能成本还将大幅度降低,这将提高开发商使用节能材料的积极性。
建筑业界专家强调,简单的节能材料运用还无法达到最大限度节能的目的。建筑规划整体布局;小气候环境的研究;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包括体形设计、开窗比例、遮阳设计、外墙保温隔热等;内部各技术系统之间的配合;生态能源系统的应用……才是发展节能建筑的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