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将继续洗牌
日前,苏宁电器公布《2007中国空调行业白皮书》,称2007年中国空调行业将呈现价格“虚高”现象,但产能过剩、成本下降、高库存、内需不足、品牌整合和渠道竞争等因素将迅速拉低价格。业内人士认为,最近国美、苏宁、大中等家电巨头的一系列大单采购举动表明,今年的空调价格又将遭到这些“价格屠夫”的无情打压。
再祭大额采购法宝
元宵节刚过,家电连锁巨头国美电器正式对外宣布,启动2007年国美电器“金牌空调”市场,并投入150亿资金采购畅销货源,包销今年空调市场60%畅销主流机型及新品,所采购的货源几乎囊括了各厂家半数以上畅销机型。
业内人士指出,国美此次采购的特价机多,30%特价机涵盖高、中、低档全线产品;包销定制机型量大,30%的空调产品为包销定制产品。
在年初的空调淡季进行大额订单采购,以及包销具有垄断经营性质的定制机型,是国美等连锁巨头控制价格的惯用方法。
有消息称,日前苏宁电器也与空调厂家签署了全年400万台的定制包销协议,其中70%为实价机型,20%为2007年新款机型,平均价格较市场价下降15%至20%。
在对国产和合资品牌的全年战略协议签订工作中,苏宁对前者采取“价格低拉上量”的政策;而对看重品牌形象的后者,则采取了“共同高额补贴”的政策,采用向消费者赠送电费补贴等手段,以此达到拉低价格并维护市场形象的目的。
产能过剩严重
数据显示,2006年度以来,我国空调的实际产能超过了8000万台,超过了内外销市场5500万台的实际消费需求。库存方面,2005年度空调行业的库存量为702万台,2006年旺季时库存量快速上升,最高超过1300万台。经过旺季的库存消化,到2006冷冻年度结束,工厂和商家的库存总量依然超过1000万台,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值,2007冷冻年度的消化压力急剧加大。
国研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今年国内空调的总体需求增长不快,在部分一二级市场中还会出现负增长,厂家会重点开拓三四级市场。
苏宁认为,去年的高成本库存、新渠道建设的成本投入、更多的品牌投入、2006年均价提升等因素,将使国产空调第一阵营在2007年致力于引领其他品牌建立价格同盟,稳固利润指标,缓解高成本压力。
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