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制冷原理
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的制冷原理是什么?
一、 制冷的历史
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冷源的国家之一。3000多年前就懂得贮藏和利用天然冰,战国时就有专门的“冰房”,三国时代已把冰加以专门贮存,就象粮食、食盐一样。由于近代中国科技落后,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仅上海、天津、汉口等几个口岸城市有几座冷库。制冷空调行业、制冷空调科学研究和教育完全是空白。一直到1956年我国才开始在大学中设立制冷学科。
利用天然冷源严格说还不是人工制冷,人工制冷始于十九世纪。1834年英国人波尔金斯制成了用乙醚为制冷剂的第一台制冷机,1844年美国人高斯发明了空气压缩式制冷机,1862年法国人卡尔里制成吸收式制冷机。1874年德国人林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氨压缩机,使制冷技术进入实际应用的广阔天地。人工制冷不受季节、区域等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制取不同的低温。随后,人们又发现了蒸汽喷射式制冷、半导体制冷等制冷方法。
二、 制冷空调的方法和原理
1. 制冷的通俗意义
在一般意义上,制冷意味着降低某对象的温度,使之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在日常生活的常识中,大家知道,比环境温度高的物体,其温度会逐渐降低到环境温度。但物体的温度不可能升高到高于环境温度,除非用高温对物体加热。这就是说,热量只能从高温传递到低温。人工制冷就是使热量从低温传递到高温的技术。
2. 工程热力学角度的制冷
在自然界中,水只能从高处流到低处。但是,借助水泵对水做功,就能使水从低处流向高处。从工程热力学的角度,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消耗功,使热量从低温传递到高温。因此,制冷机可以说是热泵,消耗功把热量从低温泵送到高温。放热到环境,从制冷对象吸热。
3. 工程上实用的各种制冷方法
制冷的具体实现有许多方法,工程上常用的有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半导体制冷等制冷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可以根据使用的条件进行选择。
4. 最广泛应用的制冷方法与原理—压缩式制冷
在各种制冷方法中,其中最常用的是压缩式制冷,大约占90%以上。压缩式制冷的原理是利用制冷剂(一种物质)在低温下沸腾吸热,由于沸腾吸热时的温度低于制冷对象的温度,制冷对象的热量就传递给了制冷剂,制冷对象的温度就降低。通过压缩机做功,使吸热后的制冷剂温度和压力升高(高于环境温度)。这时,制冷剂就可以把热量传递给环境。然后,通过节流降压,制冷剂重新在低温下沸腾吸热。不断循环制冷。图1为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图。
三、 制冷空调的应用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制冷空调用处不大,可有可无。实际上,制冷空调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中,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高科技、在建筑水利、医疗卫生、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制冷空调都是必不可少的。
1. 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是利用制冷最早最多的部门。大多数食品是容易腐败的,并且食品的生产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到目前为止,制冷被认为是加工、贮存食品最好的方法。为此,人们提出了食品冷藏链的概念,即易腐食品的冷却与冻结加工、贮藏、运输、分配、零售直至消费者的每一个环节,并都必须处在规定的温度状态和环境。可以说,没有制冷技术,食品工业将无法运转。
2. 钢铁工业
炼钢需要氧气,氧气要靠制冷得到。机械加工中的低温冷处理,可以改变钢材的金相组织,提高钢材的质量。
3. 石油化工、有机合成
在石油化工、有机合成、基本化工中的分离、结晶、浓缩、液化、控制反应温度等,都离不开制冷。
4. 轻工业、精密仪表工业
纺织、印刷、精密仪表、电子工业都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进行空气调节。
5. 农业、水产业
农业中的良种保存、种子处理、人工气候室,都需要低温。没有制冷,海洋渔业将无法生产。
6. 建筑水利
对于大型混凝土构件,凝固过程的放热将造成开裂。例如葛洲坝的建筑过程就离不开制冷。在矿山、隧道建设中,遇到流沙等恶劣地质条件,可以用制冷将土壤冻结。
7. 医疗医药
许多医药的生产和保存需要制冷技术。冷冻医疗正在蓬勃发展。
8. 产品性能试验
许多产品需要进行低温性能试验。例如航空器、枪械等各种可能在低温下使用的器械,都必须进行低温性能试验。
9.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的冰箱,空调器,啤酒、胶卷的生产,都离不开制冷。没有制冷技术,卫星地面站就不能正常传输信号,电视节目就看不成了。
10. 高科技
在高科技领域,如激光、红外、超导、遥感、核工业,都离不开制冷。
综上所述,可见没有制冷空调,就没有现代社会。美国工程院2000年评出20世纪20项对人类社会和生活影响最大的工程技术成就,制冷空调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
(本网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