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等12企业建家电联合回收体系
10月2日,由中国家电行业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牵头,海尔等12家出口型家电企业参与组成的家电业联合回收体从欧洲返回,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针对严厉的《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展开的联合回收行动的细节问题与欧盟进行磋商。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家电行业部秘书长于治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企业联合体出面去和欧盟谈定回收费用,比一家家企业去谈要省事得多,家电联合体目前更多地是为出口欧盟的家电企业提供一个便捷的平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企业节省开支。正如一位家电业的业内人士所说:“真正有远见的企业,应该是希望走出去的是整个中国的企业团队,一家企业形单影只的强大是不会长久的。”
于治濮告诉记者,组建家电联合回收体系的第一步是为了帮助国内企业跨越壁垒,使企业能够顺利加入欧盟的回收体系,确保产品出口欧盟。而家电出口企业希望借助群体的力量,尽量降低回收成本则是组建家电联合回收体系需要走的第二步,但是否能真的降低成本还须根据家电出口的数量和参加联合体的企业的多少而定。如果企业能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欧盟的环保体系建设中,这对欧盟和中国企业而言都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于治濮强调,企业应该在利益和环保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要遵守WEEE指令,又要保证企业的出口顺畅。在一些涉及到大家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企业应该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形成共识。从某种程度而言,欧盟环保指令及其引起的中国家电企业的积极应对,是促进我国家电行业完成对海外市场重新认识和定位的一股新力量。
记者了解到,此次代表团前往的三个国家分别为意大利、荷兰和德国,企业与商协会在此期间与三国探讨了中国出口欧盟的家电产品如何实施WEEE指令、如何获得产品认证以及了解欧盟对于家电回收处理的法律程序和预付费机制等问题。之所以选择德国、荷兰、意大利这三个国家,是因为它们已建立了回收体系或者是国内企业出口量较大的国家。这12家赴欧企业均为国内大型家电出口企业。于治濮告诉记者是否加入家电联合回收体系属企业自愿行为,其他企业也可视情况随时加入。
据了解,目前联合回收体系面临着三种选择:一是委托欧盟本土企业处理废旧家电;二是与欧盟企业合资建厂;三是联盟内的家电企业在欧盟合作建厂处理废旧家电。对于国内企业能否通过在欧盟设厂处理废旧家电来降低回收成本,于治濮认为,在欧盟设回收厂投资过高,目前国内家电企业还不具备如此实力。
另外,对于应对WEEE指令,业内人士建议出口欧盟的产品要尽量设计成可拆卸的,而且应易于拆卸,因为如果难拆卸,会导致回收费用更高。
另外,还须考虑环保方面的设计,比如说《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RoHS指令)限制的有害物质不要使用,还有其他一些有害的物质都不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