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临界超低温型单元式地源热泵研制成功
日前,一种专为低温热源开发利用的、无防冻剂、临界超低温型单元式地源热泵机组在深蓝公司研制成功。它可以利用3℃以下的低温热源水,在不添加防冻剂的情况下,将低温热源利用至接近冰点的临界点,最大限度的摄取低温热源中所蕴含的热资源。使江河、湖泊、海水、生活污水、中水、浅层土壤源的开发利用变得更安全可行、更经济。由于不加防冻剂,使应用系统大为简化,运行管理更方便,投资和运行成本大幅降低。
“深蓝”无防冻剂、临界超低温型单元式地源热泵采用了深蓝公司的自动单向储液装置、专用双向节流装置、特种多头螺旋换热器、专用智能自动控制装置等多项专利专有技术。解决了精确控制、低温换热、防冻抗冻、制冷剂的自动调配等主要技术障碍。可广泛运用于土壤源、江河源、湖水源、海水源、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土壤源热泵
土壤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采用的是地下埋管法,由于成本和施工方便等方面的原因,土壤源热泵地埋换热管均为塑料管,如PE管,管径为D25~D32mm,埋管外壁与地下岩土体直接接触,管内充满用于传递热量的热源水,热源水在管内循环流动,通过管壁与土壤进行换热。
冬天,热泵制热系统在热源水中吸收热量,通过热泵的泵升后,输出高温的空调热水,同时,热源水被吸收了热量后温度降低,低温的热源水被输送到地埋管换热系统,与大地换热并吸入大地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再次被送入热泵系统,周而复始,维持热泵制热系统的供热循环。
由于塑料管的导热性能较差,其导热系数仅为铜的1/1000,同时,岩土体的导热系数也非常低,这也是无需采用高导热性能金属管的主要原因。就像传递电流必须有一定的电压差一样,热量传递也必须维持一定的温度差。因此,要维持一定的换热量和经济的热流密度,地埋管内、外侧必须有较大的换热温差,由于管外土壤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要增大传热温差,只能降低管内热源水的温度。因此,常规的土壤源热泵冬季的热源水温度是非常低的,按照国标GB/T19409-2003《水源热泵机组》的规定,土壤源热泵进入热泵机组的热源水温度为0℃,热源水被机组吸热后,出水温度为-3℃~-4℃左右,再送至地下埋管,向大地吸热,使其温度再回升至0℃。热泵机组要向0℃~-4℃的水中吸热,机组的蒸发温度就需要更低,通常蒸发温度在-6℃~-8℃。由于热源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