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发展后续能源应采取的重要措施
1.风能应走国产化的推广应用道路
风能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可实现工业化推广应用的替代能源。我国的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特别适合于边远的海岛等无电地区。只要走国产化道路,我国风能工业就会稳定持续地发展,在特殊地区发挥其特殊作用。
2.地热能的开发应走因地制宜、供热和发电协调发展的道路 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面广、应用前景广阔,应在供暖方面予以重点关注。高温地热田已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应作为重点加以开发。
3.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中,应将热能利用和发电作统筹安排 在阳光充足地区应开发先进的太阳能热水器,使之在国民生活和生产中取得实效。太阳光伏电池的发展方面,应重点开发太阳能光电薄膜技术,并与建筑一体化统筹考虑,以提高太阳能利用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太阳能光电的工业化应用有待于空间太阳能发电站的建立和实用。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将空间太阳能电站列入21世纪科技发展议程,估计到2020年以前,美、日等国可能发射空间太阳能电站卫星。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可以预期,到2050年可能实现空间太阳能发电。为了做好技术贮备,从21世纪初起,我国应着手跟踪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研究。
4.加强核能新技术的开发研究 我国应从国情出发,把重点放在有现实意义的先进核反应堆的技术开发上,将其作为近期发展目标,因为在这方面有国外先进经验可借鉴。快中子堆技术的开发应用,可作为21世纪中期发展目标。加速器驱动亚临界系统可作为中远期研究目标。受控核聚变研究方面,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研究,这是投入少而可共享成果的好途径。
开发时序可考虑:2000-2020年重点开发先进核反应堆技术;2020-2030年重点开发快中子堆技术;2030-2040年重点开发加速器驱动亚1临界系统;2040-2050年重点开发受控核聚变技术。按目前规划,2005年全国核电装机容量预计为870万千瓦,2020年可达到4000万千瓦;2020年以后不确定因素较多,如核燃料立足国内,则可发展快中子堆和热中子堆核电站,核电装机可达1.2-2.4亿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