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肯观点:何时走出十面“霾”伏?
春节期间,全国多地再次遭遇雾霾天气,除夕夜邢台、济南、南京、西安等众多城市更是遭遇“爆表”。
相信大多数人对2013年经历的数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还记忆犹新,最严重的一次雾霾波及了17个省份,很多人还由此认识了一些新词汇,比如PM2.5、PM10、TSP(总悬浮颗粒物)等。目前,“十面霾伏”已不仅局限在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华北、华东地区,包括西南边陲广西、中部省份湖北等在内的多个省市区也纷纷“沦陷”。以至于在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大气污染、雾霾治理、节能减排成为了除改革外被代表们提及频率最高的热点,北京、江苏、广东等多个省市更是把雾霾治理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大家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在这方面也有许多人曾做过研究。在去年夏天,就有一篇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名为《空气污染对预期寿命的长期影响:基于中国淮河取暖分界线的证据》的文章迅速引起了国人的注意,这项由来自中国、美国和以色列四位研究者的报告中称,空气污染使得中国北方人口的寿命比南方人短约5.5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陈玉宇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宏彬是四人小组成员,他们根据中国冬季取暖政策以淮河取暖分界线为准,手机了淮河南北90座城市1981年到2000年间的TSP浓度数据,并根据中国疾病监控系统数据,算出了这些城市1991年到2000年各年龄段死亡率、预期寿命以及死于心肺疾病的情况,结果表明:严重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惊人,长期生活环境中的总悬浮颗粒物每上升100微克/立方米,死亡率上升14%,预期寿命减少3年。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用数据来丈量空气污染与生命之间的距离,类似的报告还有很多。而民众在关注这篇文章时,纠结的也并不是5年、3年这些数据是真是假,大家只是单纯的关心,何时才能摆脱这种糟糕的空气环境,何时不用再跟看黄历一样关注PM2.5等数据。
所幸的是,目前政府已经意识到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多次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希望用法律、标准等“倒逼”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中央空调作为高耗能产品,在节能产业转型过程中自然扮演着关键角色,应该主动承担降低能耗的重任。因此,如何降低能耗,提高产品的节能效果就成为中央空调企业和用户共同追寻的目标。就如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所言,“对于空气污染问题,大家都希望政府拿出方案,但同时企业也要检讨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是否伤害了环境?企业也需要以实际行动,切实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而社会也迫切期待更多“自律”的企业,用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来创造我们的绿色世界。
在本期策划的《2014年八大猜想》专题中,艾肯空调制冷网对多个企业进行了采访,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认为中央空调行业在2014年度会继续增长。作为行业的一份子,我们期望看到这个结果,但我们也希望,这种增长与正在进行的节能产业转型升级之间没有矛盾。
让我们共同努力!(史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