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PPI继续双降 物价通缩迹象显现

2009年02月10 16:22: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统计显示,2009年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0%,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3%。本网第一时间获得交行交通银行研究部的数据点评,交行研究报告称CPI、PPI继续双降,物价通缩迹象显现。

CPI、PPI继续双降

CPI增幅连续九个月回落。CPI增幅沿续上月的下降趋势,继续回落。2009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1%,增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增幅连续九个月回落。虽然春节因素导致食品价格有所上升,但由于非食品价格下跌导致CPI增幅继续回落。

PPI连续两个月负增长。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3%,增幅在上月大幅回落的基础上再次大幅回落2.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工业品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涨幅在1月份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导致PPI创出自2002年3月(-4%)以来的新低,PPI已经连续两月负增长。

物价通缩迹象显现

物价进入下行周期以来,CPI、PPI连续大幅度双降,物价短期内并没有反弹的迹象,未来全球经济放缓将主导物价继续回落。

按照初步计算,2009年CPI所有月份的翘尾因素都是负数。因此,如果不出现大的新增因素,2009年CPI出现若干月份负增长的概率很大。虽然近期北方干旱会对下一季的粮食供应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对当前粮价不会产生影响。

由于2008年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五年增产,国家粮食储备充足,即使干旱造成粮食一定程度减产,其对未来粮食价格的影响也相对有限。加上近期猪肉供给也十分充足,食品价格回落的基础仍然稳固。而PPI将由于出口不景气导致的产品回流国内而持续下行,PPI的持续下降不利于工业企业的销售和利润增长,容易导致“通货紧缩”风险。

回顾近十年来我国共经历过两次通货紧缩:一次是在1997-1999年,一次是2001-2002年。而这两次通缩的出现都与外部冲击有关:第一次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第二次是受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冲击。外部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因外需下降而大幅放缓,出口产品被迫转为内销,导致国内市场供给过剩,价格持续下降。在两次通缩过程中,PPI持续下降的月份分别达到31个月(97年中至99年底)和20个月(01年初至02年底),而CPI持续下降的月份分别历时27个月(98年初至00年中)和16个月(01年中至02年底)。

以此判断,如果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再次出现通货紧缩的话,那么此次通货紧缩的幅度可能比前两次还要深:一是因为本次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是全球性的,而前两次是区域性的,因此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将更为严重;二是因为本次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使得内外需同时下降,经济形势更为严峻。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