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经济:伤不起的制冷展
租赁展位不到一周时间,实际展示天数为3天,花费约60万元人民币;展台搭建,号称用的最环保的材料,花费约60万元人民币;开展前两天,参展商加班加点做准备工作,每个展位延时一小时的费用至少是2000元;此外,再加上机器运输的物流费用,相关参展人员的住宿、来回机票或火车票的费用,一般大一点的展台,企业相关参展费用至少在100万元以上,甚至有些高达200万元以上。而3天的参展时间,可直接创造的利润屈指可数。自1987年开始,经历25年之后,中国制冷展这一世界三大顶级制冷行业展会之一,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让企业伤不起的展会。
【艾肯空调制冷网原创】2012年中国制冷展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关于制冷展的讨论却不绝于耳,“展会经济”被大多数人提及,其实早在展会开始前,艾肯空调制冷网向各个企业了解参展情况时,就有不少企业衡量讨论“展会经济”。
2012中国制冷展开幕第一天,一大早参展商们已经集结在南门外等候。
艾肯空调制冷网对参加本次制冷展的相关企业尤其是主机企业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本次制冷展的企业存在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最普遍的,即想通过参加制冷展,展示自身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显示自身企业在行业中的存在,尤其是在2012年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中,还能够出现在中国制冷展的场合,本身就能说明很多问题;第二种情况也不少见,即主机企业在此之前制定了详细的三年规划或五年规划,参加2012年制冷展本身就在企业计划之内,这部分以外资企业较为常见,而另一部分则是在2011年即预定了2012年的展位并缴纳了相关费用,参展仍然属于计划之内;第三种情况则较为少见,只有极少数企业隐晦的表达了这一观点,即在2011年下半年行业形势急转直下乃至2012年第一季度仍然不见好转的情况下,主机企业碍于主办方的情面,不得已参加了此次中国制冷展。
在众多方式和渠道中,参观专业展会无疑是最直接、效率最高的扩张渠道的方式。对于参展企业来说,参展最大的目的就是增加更多的代理商或者经销商,来扩展销售渠道。同时,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只有在展会上才能沟通到更多的海外采购商,把产品销往海外。
积极参加展会,提升品牌影响力是每个企业参与展会的必经目的。但其实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参与展会也带了“不得不”的性质,倘若不出席展会,就可能会遭受经销商的“非议”,认为品牌今年运作是不是有问题啦?不景气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参与展会更多的是为了给经销商自信,证明品牌运营正常。
不用统计,随便百度搜索或者翻阅相关的行业网站,以省或直辖市为单位,几乎每个省每年都有数次与家居、家电、或者制冷相关的展会,全国性的展会也不在少数,企业在积极准备、热闹参展的同时,不断思考“展会经济”这个更为现实的问题。任何一个企业都流淌着资本逐利性的血液,展会究竟能给企业带来哪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