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决建筑节能 室内温度26℃将成泡影
【艾肯空调制冷资讯网】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空调温度控制标准,“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外,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
这个硬性指标,在越来越热的天气下执行起来却不容易。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441亿平方米存量建筑,九成以上属高耗能建筑,遍布城市各处用玻璃幕墙搭建的“玻璃盒子”仍在拼命吸收太阳热量,每3平方米玻璃幕墙相当于普通建筑20平方米的建筑能耗……节能建筑难觅踪影,城市温度和空调排放之间必然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天越热,空调开得越足,温室气体排放越多,来年气温更高,人们对冷气的需求越发强烈和迫切。饮鸩止渴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节能问题,“26℃”仍将只是个节能幻想,很难在短时间内成为公众意愿和社会共识。节能的良好愿望很容易被酷热粉碎;况且也没有哪一个节能监察机构能遍查当地数以万计的宾馆、商场、超市、写字楼,让所有的空调始终处于26℃的控制线下。
相对于严控空调温度的硬性规定,我们更寄希望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订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实施鼓励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或将打开各地节能建筑的突破口,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乡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消耗的能量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有专家预计,如果任由这种状况继续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耗能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到2020年,单是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就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能力。据此,推行节能建筑已是刻不容缓。然而,此前先后出台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文件并没有立竿见影。媒体报道,1996年以来,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或达到节能标准要求的不足20%。
追根究底,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激励机制。以高层公寓为例,采用节能材料,每平方米的造价要贵数百元,在利润最大化和节能减排之间,开发商和建筑商的天平倾向前者亦在情理之中。因此,《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税收优惠作为调控手段,无疑将对节能建筑的推行形成正向激励,挤压高能耗建筑退出市场,改善建筑耗能逐年上升的不利局面。
这乃是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从此意义上讲,加紧出台节能建筑的税收优惠政策正当其时。相对于空调控温,其长远的效应更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