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安全问题频发 何以保餐桌安全

2011年10月27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近日,有报道称东莞中堂镇有毒腊肉黑窝点,使用2元一斤收购病死猪肉,用农药敌百虫“调制”,使病死猪肉不长虫,苍蝇不来叮,长久保存,两年来每天生产4000到5000斤毒腊肉。

看到这样的新闻,直让人感觉骇人听闻。而关于肉制品的安全问题却是不胜枚举:“黑心烤鸭”、染色肉馅、沃尔玛“绿色猪肉”、雨润“过期肉”风波、双汇“瘦肉精”事件……一次次事件考验着消费者的心理底线。肉制品是老百姓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肉制品的安全则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如何保障肉食品安全也成了我们关注的一个话题。

加强源头建设把控肉制品安全

肉类食品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污染源多,产品的价值高,问题复杂。环境污染,包括垃圾、污水、重金属、农药、化肥污染等。生物污染,口蹄疫、猪链球菌、寄生虫病。

我国目前养猪的人有三种:国内散养户、中小型集中养殖户和外资控股或参股的大型集中养殖户等三类养殖户。其中,散养户占比最大,比重接近一半,尽管散养模式成本低,但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生产水平低下,品种较差,管理不规范,不统一,不利于肉制品安全控制。

肉制品安全必须从从源头抓起,建立全过程标准化的产业链条体系,来确保各个环节的生产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安全可靠的食品来,才能取信于民。构筑全产业链的同时要推行标准化管理,以降低产业链环节搀杂使假的风险。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源头产品的安全系数和效益,更便于执法监督。

冷链物流让肉制品流通环节更透明

肉类制品等需要通过低温流通才能使其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色泽、风味及营养,由此冷链物流应运而生。冷链物流是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冷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发展冷链物流有利于减少肉制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也有利于提高肉制品的安全性,对于从原料检疫、屠宰、快冷分割到剔骨、包装、运输、贮藏、销售,实施冷鲜肉制品全程严格监控,防止污染发生有很高的安全性。

在2011中国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高峰论坛上获悉,未来五年,我国对于食品业的需求量将增加30%,而食品行业对于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将从47%提升至56%,未来冷链物流将在食品行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未来,肉制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基于全程冷链基础上的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将成为行业竞争的主要方向。


手机版查看本网页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手机: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话:0371-60957609
联系人:赵经理
QQ:9797618


友情链接

地址:中国·郑州金水区 热线:13007606916,13223029089/ 0371-60957609 E-Mail:mqlbh2016@126.com, QQ:9797618
在线客服:QQ:9797618
Sitema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