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LV的最后狂欢
2013年,中央空调主机企业推广的多联机系列产品IPLV屡创新高。根据公开渠道搜集的数据,几乎所有多联机品牌的IPLV均已超过6.0,部分多联机品牌的IPLV甚至已经达到或超过7.0。目前已知的多联机产品中,大金VRV X系列IPLV最高达6.6,美的MDV X系列IPLV最高达6.75,格力GMV 5S系列IPLV最高达6.8,海尔MX7-UP系列IPLV最高达7.05,日立S-PRO系列IPLV最高达6.85,东芝SMMSi系列IPLV最高达6.2,三星DVM S系列IPLV最高达7.0,LG MULTI 4系列IPLV最高达7.0,奥克斯ARV III系列IPLV最高达6.17……
但是,从2013年10月1日起,国内变频空调新能效标准将正式实施,APF评价指标(全年能源消耗效率)被引入了新的变频空调能效标准。对于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要考察在规定工况条件下,空调制冷和制热运行时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的最小允许值,对于单冷式产品则只考核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SEER)。此标准既考虑了空调的制冷能力又包含制热因素,对空调整体产品的节能水平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准入门槛,对空调厂家在制冷系统匹配、变频控制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了解,APF评价指标很有可能在2014年取代IPLV在中央空调行业内实施。
在家用空调对于APF评价指标体系愈演愈烈的状况下,正在修订的中央空调多联机组产品也将为风冷式多联机(以空气为换热介质)引入APF体系。按照当前的中央空调机组的能效等级标准,以多联机为例,2008年出台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21454-2008)将多联机产品的能效水平分成5个等级,其中1级产品的能效水平最高,IPLV(C)值必须达到3.6以上;5级最低,IPLV(C)值为2.8,为标准实施后多联机市场的准入门槛即能效限定值。
据专家介绍,现行的多联机产品能效评价标准偏向于制冷工况,并不能完全反映空调性能。综合性能系数(IPLV)不但与机组本身的性能有关,还与机组不同部分负荷的组合有关。在不同部分负荷组合条件下,对于有些机组,有时可能会得出两个迥异的测试结果,有的甚至关系到这个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在今年举行的“多联机能效标准研讨会”上,诸位专家在会上就中央空调能效标准及APF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了更全面的评估中央空调的节能性,我国的变频空调能效新标准《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已经完成审定,进入报批阶段,其中,APF就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被修订进新的标准中。
这也意味着IPLV作为现行多联机组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在2013年即将走向落幕,中央空调主机企业对IPLV最高值屡创新高的最后狂欢或将得到终结。未来,APF或将成为衡量多联机组能效标准的最重要指标。但愿中央空调主机企业不再继续争夺APF值的第一,而是将更多的精力花在研发新的产品和技术上,推动我国制冷行业早日走向世界之巅。(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