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的IPLV之争
作为表现能效标识的IPLV,迅速成为对系统能耗的最重要的指标。理论上来说,IPLV数值越高,系统就越节能。
【艾肯空调制冷网原创】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多联机组尤其是变频多联机组由于应用领域广泛、安装简单、使用灵活等优势,在中央空调市场发展如火如荼,市场份额逐年攀升,逐渐成为各大中央空调厂家技术竞争的核心产品。
核心产品必然带来核心竞争力。但是,介于目前中央空调较为复杂的技术特点,仅仅只用数字进行标识的IPLV成为各中央空调企业追逐的焦点。按照最新国标GB/T 18430.2-2008标准,IPLV(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即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是用一个单一数值表示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它基于下表规定的IPLV工况下机组部分负荷的性能系数值,按照机组在各种负荷下运行时间的加权因素,通过IPLV公式得到的数值。空调的IPLV值,更加逼近空调实际工作中的平均能效比。尤其是对大型中央空调来说,IPLV是比COP值(或EER值)更重要的指标。
对于整个中央空调行业来说,厂家在IPLV值上进行角逐,是他们彼此之间在研发能力
以及技术上的比拼,能够推动行业在技术上的进步,同时也意味着行业的发展更加成熟。
据悉,IPLV在1986年起源于美国,1988年被ARI采用,1992年和199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目前全美主要的冷水机组制造商一致通过了1998年版的IPLV。IPLV作为冷水机组的能耗考核指标已被广泛采用,按照现有的中央空调机组的能效等级标准,以多联机为例,2008年出台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21454-2008)将多联机产品的能效水平分成5个等级,其中1级产品的能效水平最高,IPLV(C)值必须达到3.6以上;5级最低,IPLV(C)值为2.8,为标准实施后多联机市场的准入门槛即能效限定值。
目前,整个社会都在倡导节能减排,房地产、商业地产以及公共建筑的大规模投建,使中央空调产品得到广泛运用。在整个社会总耗能中,建筑耗能占据了较大的一块,而在建筑耗能中,中央空调系统又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因此,作为表现能效标识的IPLV,迅速成为对系统能耗的最重要的指标。理论上来说,IPLV数值越高,系统就越节能。
但是,对各个企业来说,IPLV值越高,意味着自身的产品能耗更低从而也更节能。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外宣传上,号称全行业最高的IPLV能够吸引行业的关注,也利于让甲方、经销商以及普通消费者迅速记住自己,从而为产品的推广打开销路。因此,IPLV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被多联机企业提及并推广,如果说在前面几年4-5之间的IPLV已经算是行业标杆的话,那么大金推出的IPLV高达5.8的8HP变频多联机组则迅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也因此,众多多联机企业开始以大金作为追赶目标,寻求在机组IPLV方面的突破。
2012年9月份,三星在中国多个城市召开声势浩大的新品推广会,推广其DVM S变频多联机组。这款产品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关注,除了其代表了中国数码涡旋领域最后一个坚守者的“倒戈”以外,还因为这款新产品的IPLV值,引领中国多联机组产品的IPLV步入了“6.0时代”。就在业界还在惊叹、质疑时,紧接着在2013年年初,LG向业内推出了其最新产品变频多联机组MULTIV4系列,这款产品的综合能效比号称能够达到当时最高的6.47,记录再次被刷新。
随后,2013年4月8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制冷展,成为多联机企业展示IPLV的最佳舞台。在那次展会上,美的重磅推出的MDVX系列多联机,其全新的外观设计由法国顶级设计师打造,最值得关注的是,其IPLV最高值为6.75。格力推出的GMV5S全直流变频系列产品没有标注具体的IPLV值。据称,海尔即将推出的多联机新品,IPLV也将达到6.8,与此同时,该机器还将延续其占地面积比传统产品节省50%空间等差异化优势。奥克斯第三代全直流变频多联机产品ARVIII,IPLV最高值达到了6.17。与此同时,首次推出变频多联机产品的天加空调,也带来了其TIMS系列变频多联机组,据称该产品在IPLV方面也达到了行业较高水平。
目前,已知的其它多联机品牌中,三菱重工海尔的变频多联机组IPLV为6.2,麦克维尔变频多联机组IPLV为5.4,东芝的变频多联机组IPLV为6.2,包括即将于2013年下半年上市的EK空调的变频多联机组,其IPLV也将超过6.0,另有许多目前IPLV已经在6.0左右的多联机品牌,在合肥所测出的数据,据称更是将达到惊人的7.0及以上。一时之间,IPLV水涨船高,不断在中央空调行业刷新更高的记录。IPLV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当然,IPLV的测定,在实际操作中也是有可操作的空间的。因为目前对IPLV的测定并没有对室内机有相关规定,以及其它一些方面的设定也有一定的区间,因此厂家在具体的某个工况下的IPLV的测定就能够得出很高的数值。其实,无论是多联机企业,还是普通消费者、工程甲方,他们对IPLV值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对节能产品的渴望,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而且对于整个中央空调行业来说,厂家在IPLV值上进行角逐,是他们彼此之间在研发能力以及技术上的比拼,能够推动行业在技术上的进步,同时也意味着行业的发展更加成熟。我们应该鼓励企业的这种行为,但同时也要避免它们进入纯粹数字比拼的恶性竞争。(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