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新风净化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2015年12月18日下午,首届首届中国新风净化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主办单位是中国空气净化行业联盟,承办单位为:《地暖月刊》编辑部,还有数十家协办单位。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建筑科学院的国内顶尖专家与新风、净化企业的老总,还有行业内众多媒体。 北京建筑节能与环境工程协会副会长金继宗专家,演讲的题目是《建筑节能为新风行业所提供的广阔发展前景分析》。金继宗副会长从三点展开讲述现状与政策;行动已经开始;希望与展望。金继宗副会长在讲演中还举例说明:目前北京地区新建住宅使用的塑钢窗检测报告中,测试压力为10Pa条件下冷风渗透量已经小到0.7m3/(m·h),几近封闭。可见,在当前节能标准下,冬季建筑物正常的冷风渗透已不能满足室内人员对氧气的最低需求,所以采暖期长期开窗换气已成为了普遍现象;实际供暖能耗因此下降不大。更造成了建筑供暖节能事实的能源重复浪费。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岳仁亮老师,演讲了《中国新风净化技术及产业发展》。岳仁亮老师从五个方面讲解了新风系统的作用:新风意义、新风简介、新风技术、产业发展、共同愿景。岳仁亮老师详细地描述了“新风流动场”的原理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新风系统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种,单向流不能同时靠机械送风或者排风,不能热交换。双向流送风和排风都可以靠机器完成,进行热交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空气净化行业联盟秘书长邓高峰专家演讲了《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研究》。据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现有幼儿园20.99万所,在园幼儿(包括附设班)4050.71万人,幼儿园教师208.03万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5.40万所(含中小学),在校生1.38亿人,专任教师912.23万人;现有高中阶段教育学校2.57万所,在校学生4170.65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88所,在学达到3460万人。全部学生合计约2.56亿人,学校约50万所。 经过490份调查问卷及测试数据调查现状:大多数学生认为夏季天气炎热教室开空调或冬季天气寒冷教室关门窗时,教室的空气质量状况很差,各种异味很浓、很难闻,室内人体感觉很难受,只有长时间在教室才能慢慢适应下来。因为中国师生队伍庞大,所以“新风进校园”是势在必行的大事。 中国空气净化行业联盟主席戴自祝专家对《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的几点探讨》展开演讲。空气污染物的特征: 1、影响范围大:室内空气污染不同于特定的工矿企业环境,涉及的人群数量很大,几乎包括了整个年龄组; 2、接触时间长:人们长期持续地暴露在室内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对人体作用时间很长; 3、污染物浓度低:室内污染一般不会超标,短期内人体不会有明显的表现; 4、污染物种类多:成千上万种空气污染物同时作用在人体,可发生复杂的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或拮抗作用; 5、健康危害不清:这些低浓度室内空气污染的长期影响对人体作用机理及其阈值剂量不清楚,对人体作用反应是微小的、缓慢的和迟发的。 戴自祝主席并详细地讲解了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策略1、控制室内污染源;2、清除来源;3、限制排放;4、减少暴露机会;5、加强通风;6、空气净化;7、脱离接触等。 北京英特伦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渠道总监石巍先生对《新风净化除湿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在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剖析。1空气污染程度日益严重;2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关注新风净化产品;3室内住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智能化控制层出不穷;4房地产企业在新建住宅中对于新风净化的配套及智能化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德国朗适新风(中国)公司销售部经理乔治讲述了《新风系统有管道和无管道的对比》。乔治先生从新风系统产品分类、室内空气对流性比较、热回收方式比较、外墙开孔与内墙开孔、无管道分体通风、管道式整体通风、模块化产品配置、家装使用与新建安装、维护,更换,安全、综合对比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会议的最后一项是专家们与参会人员互动环节,大家积极提出问题,专家们耐心地给予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