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海信还有什么不能变
2014年12月02 05:49:00 来源:中国制冷网
【中国制冷网】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企业领袖人物,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说话谨慎,却立场鲜明。
说话谨慎在他可能是“不吹牛”的表现,但在外界就显得缺少亮点。比如他就一再拒绝透露任何具体的关于海信未来的规划,他认为:“现在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技术走向很难看清五年以后怎么样,而技术的构成对资本的构成影响非常之大。”
但有两个方面他说得斩钉截铁。一是认为制造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将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如果对中国制造业前景看不清楚,不认可或者弱化的话,不仅是对企业的损失甚至对整个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二是看好海信海外市场,认为国际营销对海信的贡献“将是最大的”。毕竟这个部门的销售额已经占到集团大约30%的份额。
外界认为周厚健管理风格“中庸”,周厚健直接否定,说“外界的传说很不准确”。他自认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我从来不会当讲的不讲,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讲的一定可以永远不讲。”
一个佐证就是他对现在一些比较流行又似乎公认无误的互联网思维进行批驳。“现在社会上将企业分两类,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这种分类意味着传统企业代表着落后,互联网企业代表着先进。那我先问一下,企业寿命长好还是寿命短好?这种分法不是说明寿命长是坏的吗?这个逻辑成立吗?”连续的反问透露出坚定与信心。
理工科出身的周厚健确实偏爱逻辑。谈到接班人的四条标准,第一条就是“要有逻辑思维能力”。这个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归结到从常识出发和回归到常识的勇气。海信三十五周年时周厚健说他有三个不满意:规模不够大,资本运作不好,海外拓展力度不够。十年过去后,周厚健说:“不满意更多了。”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市场推广能力不行。对这点,他表现得很内疚:“主要还是我这个头不行。头儿不行,别人就要做很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