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空调: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2011年2月25日,格兰仕在北京宣布与上海日立、东芝半导体签约共推变频空调。而半年前,格兰仕还是坚定不移地主推定速空调的企业之一。格兰仕空调的改弦更张鲜活地表明:变频空调在中国市场大势已成,但中国企业的变频空调技术远未完善。
在新闻联播之后、天气预报之前的CCTV“标王时段”,每天我们都会听到:“买变频,选美的”,似乎“变频”已经成为空调的代名词。然而,与定速空调在国内近20年的丰富生产销售经验相比,无论技术还是售后服务,异军突起的变频空调明显缺乏足够的积淀。在变频空调美好的胜景下,该如何正视愈发凸显的隐忧?
变频空调大势所趋
在格兰仕宣布投身变频空调的前两天,国美和苏宁相继发布2011年空调行业白皮书,虽然数据不尽相同,但是均将变频空调列为行业主流趋势。
事实上,根据中怡康数据,2010年,变频空调销售量占空调总销量的比例为29.8%,销售额占比为35.27%。与2009年相比,变频空调占比增长极快且仍在加速。国美在空调白皮书中预测,2011年,变频空调在国美渠道中的零售额占比将超过50%,这一数字在2010年为43.89%,而整个市场销售额占比将达到45%。苏宁电器在白皮书中预测,2011年,变频空调全年销售额占比将超过50%,其中在一二级市场的销售额占比为60%~70%,在三四级市场将超过40%。
业界普遍认为,国家宏观政策是变频空调急速发力的重要原因。2010年初,变频空调首次进入家电下乡中标名单。中标的变频空调可以享受由国家财政以直补方式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3%给予的补贴。另一方面,自2010年6月1日起,“节能惠民工程”对定速空调的节能补贴标准从2009年的300~850元,调整为150~250元,并且改为仅补贴新空调能效1级和2级产品。这项国家补贴政策的调整,成为变频空调的最大利好,客观上缩小了变频空调和定速空调的差价。事实证明,正是从2010年6月开始,变频空调的市场份额急速扩大。
2011年,国家宏观政策继续对变频空调形成利好。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电子膨胀阀变频节能技术进入目录。据称,国家将注资2亿元,力争到2015年将电子膨胀阀节能技术的推广比例从现在的20%提升为50%以上。由于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变频空调,这被认为是国家支持推广变频空调的强烈信号,国内变频空调的市场份额将快速上升(见图1、图2)。更有甚者,业界有传闻称,变频空调将出现在2011年4月的节能惠民工程补贴名单。
如果说产业政策的引导只是从宏观趋势上给予行业指引或规划,那么以美的、海尔为代表的主流品牌对变频空调的极力主推,则是变频空调实现大规模市场销售的实质性推动力。随着志高、奥克斯、格兰仕等品牌纷纷宣布在2011年发力变频空调,中国几乎所有空调企业均已投身变频。变频空调已不仅是发展战略,而是必须紧跟的生存道路。
据《电器》记者不完全统计,2011冷冻年度,美的计划销售变频空调800万台,格力预计约为600万台,海尔约为400万台,海信科龙约为200万台,奥克斯、志高均计划销售100万台。整个行业的变频空调计划销量已经超过2000万台,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业界专家对《电器》记者表示:“定速空调新能效标准的实施以及节能补贴的大幅缩水,导致空调企业目前生产定速空调的成本几乎与生产能效4级和5级的变频空调相差无几,但是能效4级和5级变频空调的市场售价高于同等功率定速空调500~1500元,甚至更高。对于空调企业来说,卖变频意味着更高的利润和节能创新的说辞,谁不愿意做?”
某主流空调企业副总裁私下对《电器》记者表示,为了达到定速空调新能效标准的要求,空调企业必须采购更多的原材料,并扩大两器面积,使得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相比之下,生产能效4级和5级的变频空调,反而更划算。
在宏观政策大力支持以及所有企业全力推广的背景下,变频空调还有什么理由不成为“主流”?然而,在变频热潮之中,一系列问题正在显现。
技术并不完善
毫无疑问,虽然几乎所有空调企业都上马变频空调,但是目前并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完全掌握变频产品生产技术。业界专家表示,目前一部分企业上马变频产品,并不是因为市场需求达到一定规模以及自身技术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而是在主导品牌对变频空调的高密度推广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生存发展策略,这种被动的竞争选择缺乏扎实的技术基础和渠道体系支撑。
“如今变频空调发展过热,多数企业的变频技术很不完善。”某主流空调企业负责人对《电器》记者说。
由于变频空调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在日本普及,《电器》记者特意采访了两家日资空调企业技术负责人,得到的答复与国内目前多家空调企业对变频产品的观点并不相同。两家日资空调企业负责人均表示,目前,中国市场上销售的主流变频空调为能效4级和5级的产品,而放眼全球市场,真正的主流变频空调应该为现在中国市场的能效1级和2级产品,但是目前能够批量供应能效1级和2级变频空调的中国品牌寥寥无几。
通过对卖场的观察,不难发现,国产品牌推出的变频空调确实罕见能效2级以上产品。对此,美的、志高等企业均表示,对更高能效等级的变频产品已有技术储备,但由于成本高、售价高以及消费者购买力有限,“没有必要现在就推广”。
据志高空调某工程师介绍,受技术结构影响,与定速空调生产相比,变频空调整体性能的通配性差,即便全部采购和使用最好的零配件,也未必能生产出合格和性能优越的变频空调。所以,定速空调的生产经验并不能照搬到变频产品的生产上,而对一些空调企业来说,变频空调生产经验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