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出口:利润率下降 恶性竞争仍存在
在刚刚过去的2011冷冻年度,中国空调出口呈现出量额齐增的良好势头,空调出口成为支撑中国家电业出口的主要力量。然而,就在市场对于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还未消除之际,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又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市场分析人士预计,美国信用评级下降,将会带动美元进一步贬值。
作为外贸行业的一份子,毫无例外,汇率的波动无疑也牵动着中国空调出口企业的神经。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在全球经济复苏脚部依然缓慢的大背景下,加之2011年全球普遍经历“凉夏”,空调出口市场前景不容乐观。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多位空调出口业内人士梳理2011冷冻年度市场情况时,《电器》记者发现,“价格战”、“恶性竞争”等词语再次被提及。
种种迹象表明,经历了2011冷冻年度的稳步增长,未来空调出口市场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将面临诸多挑战。
出口良好,局部地区异常火爆
“空调出口稳定增长,成为支撑中国家电出口的主要力量。”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高级商务专员于治璞在接受《电器》记者采访时表示。
纵观2011冷冻年度(2010年8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全年数据,产业在线统计数据显示,空调出口量达5060.25万台,同比增长35.36%。
从单个市场来看,东欧地区无疑是2011冷冻年度空调出口市场的亮点。“数据显示,2011年1~6月,对欧盟东扩12国的空调出口量同比增长166.81%,出口额同比增幅为174.98%。其中,对俄罗斯出口额同比增幅高达382%,达4亿多元,出口量为700多万台。”于治璞分析认为,俄罗斯市场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增幅,与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密不可分,“经济稳定促进百姓对空调消费需求的增长,此外,近几年俄罗斯的夏季气温升高,也促进了当地空调的销售增长。”
“去年俄罗斯的大火也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空调销售火爆的情况,产品价格一度被炒得很高,甚至达到平时的七八倍。2011冷冻年度,俄罗斯和乌克兰空调市场容量提升了300%左右。”奥克斯空调欧洲大区总监朱金军透露,奥克斯空调此前在俄罗斯市场的基数较小,因此在此轮市场行情爆发中销量大涨11倍之多。
与火爆的新兴市场相比,传统欧美市场在2011冷冻年度表现平稳。格力电器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肖友元告诉《电器》记者,从全行业数据来看,2011冷冻年度,对欧洲市场的空调出口量同比增幅约在40%,对美国市场约30%。“格力空调出口欧美比重较大,分别占格力空调出口总量的约四分之一。我们在这两个市场的增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空调出口市场旺盛的行情对比明显,由于受到利比亚战事影响,当地政局不安,北非市场继连续几年销量增长之后首次出现下滑。在具体分析北非市场下滑的原因时,朱金军表示,北非市场原本库存量就比较充足,加上前期受到经济下滑、后期受地区政局影响,经销商付款能力下降,“坏账”频现,估计2011冷冻年度北非市场销量同比下滑约70%。
格力空调非洲市场部有关负责人也向《电器》记者确认,北非地区空调市场容量在下滑。
“出现下滑的非洲市场只占中国空调出口量的一小部分,占比约为4%,因此影响不会太大。”于治璞指出,“日本仍是中国空调出口第一大国,其次是美国。一旦这些国家的出口形势发生变化,将会对总体市场有较大影响。”
产品结构调整,高效空调受青睐
据于治璞介绍,2011年1~6月,中国空调出口额达到64亿元,同比增幅为41.49%;出口量达3199.27万台,同比增长18.85%。具体到各个企业,情况也大致如此。2011年6月,志高空调出口量同比增长5%左右,而出口额同比增幅则超过25%。志高空调海外市场管理部部长廖世兴表示,目前空调出口已过旺季,志高空调出口量环比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历史同期水平。据肖友元估计,从整体行业而言,2011冷冻年度,空调出口量同比增长约30%。“具体到格力,空调出口量同比增长约50%,出口额同比增幅则在70%左右。”
分析数据不难看出,2011冷冻年度,空调出口额增幅明显高于出口量增幅,这说明近期空调出口市场中,产品单价普遍有所提升。对此,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全球空调市场对高能效产品的需求增加,使得空调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提升,加之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金额增幅超过销量增幅不足为奇。
以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为例,各国在空调能效等级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朱金军介绍说,澳大利亚定速空调能效比要达到3.6,变频空调则要达到3.8才能进入市场。“相对于有些企业更看重欧美市场,我们企业更注重于在局部要求高能效市场的推广。以澳大利亚为例,我们已经开发了全线产品,推向当地市场。”
廖世兴也看到了全球市场对高能效空调的需求,他认为:“全球各国对空调能效水平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但与内销空调相比,出口产品的能效水平还是要低一些。”
“全球空调市场都有两个方面的诉求,一个是环保方面,另一个就是能效等级方面。”肖友元认为,“全球80%的空调生产来自中国,国内企业毫无疑问是全球空调生产的主流企业,能效升级的诉求不会给企业造成太大的技术压力。尤其是对格力这样的企业,反而带来更多机遇。”
格兰仕集团副总裁陆骥烈透露,格兰仕空调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加大,如“变流科技全直流变频空调”、“无氟高效定速空调”,近期同比增幅都在15%以上。他同时表示,与金融危机前相比,格兰仕空调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稳定住欧美市场的同时,有针对性开拓其他区域市场,特别注重新兴市场开发,包括巴西、智利、俄罗斯、阿根廷及中东等经济发展迅速的新兴市场地区,采取积极进攻的市场开拓策略,目前在这些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得到很大提升,由金融危机前的25%上升到35%。
利润率下降,恶性竞争仍存在
与绝大多数出口企业一样,空调出口企业也面临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同时,摆在制造企业面前高原材料价格、高人工成本等问题,令空调出口企业同样头痛不已。因此,即便空调出口市场在2011冷冻年度取得稳步增长的情况下,众多企业的日子并不见得好过。
受访的企业负责人普遍反映,企业利润率出现下滑,个别企业甚至在出口量增长的情况下出现亏损。
“在空调出口产品单价提升的背后,是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的不断提升。”廖世兴说,“以铜价为例,2010年8月的价格约为每吨5.3万元,今年同期则是每吨7万元左右。原材料价格已经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特点。”
朱金军指出,原本2011冷冻年度企业利润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由于汇率和原材料价格等压力,在产销量增长的情况下,利润率有所下降。为应对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利因素,奥克斯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业务。“去年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8左右,我们锁汇锁在6.7,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明智的,因为后期汇率跌到了6.5。”采取金融手段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出口企业的普遍作法。
对于此前有媒体报出“某空调企业第一季度出口大幅亏损”的消息,《电器》记者在此次采访时得到了证实。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众所周之,目前空调行业已经微利,利润率在四至五个点之间,汇率波动以及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提升等带来的成本同比增幅则高达10%甚至20%,如果企业在跟客户议价时不能将这些成本转嫁的话,提价幅度赶不上成本的上涨幅度,就容易出现亏损。而目前空调行业仍然存在的“低价恶性竞争”,无疑为企业带来更大压力。“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报价明显低于成本价,那必然属于恶性竞争。而这带来的结果,无疑是将整个价格体系都打乱,冲击整个行业的发展。外部环境已经不佳,行业内部不应再现乱象。”
“打‘价格战’的后果,很可能就是企业巨亏。同时,会扰乱市场秩序,对行业发展十分不利。”某民营空调企业出口部负责人坦言:“作为民营企业,我们更关注利润水平,而不是市场份额。尤其是经济危机之后,我们做得相对保守,而大企业则在冲量。因此,近期我们针对高能效空调市场进行重点布局,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出口产品的平均利润率有所提高。”
展望未来,预期保守
实际上,空调是季节性极强的产品。2011冷冻年度出口市场向好的原因之一就是2010年夏季天气较热,消耗了不少空调库存。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经历了2011冷冻年度出口市场增长之后,今年全球气候普遍凉爽,已知的终端销售量不佳,具体在欧洲市场上,估计只消耗了库存的40%~50%。加上局部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定、全球经济未见根本性好转等因素,该人士预计,下一个冷冻年度,欧洲空调市场会同比下滑30%左右。